课题背景: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在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2型两种,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随着生活条件的越发优越,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beta;细胞。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而且发病人群也正在逐渐变得年轻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口服降糖药物为主,然而市面上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使用方法等均不一致,在临床上难以抉择。这次我们主要将目光放在一种叫利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的药物上。
利格列汀,化学名称:8-[(3R)-3-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1)-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甲基]-1H-嘌呤-2,6-二酮。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格列汀治疗可以使患者胰岛beta;细胞功能改善,可以使患者糖尿病病情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1] 。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作用较苯乙双胍弱。口服后吸收率仅50%。tmax约为2小时,在血浆中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几乎全部由尿排泄,第一相t1/2约为3小时,第二相t1/2约为12~14小时,降糖作用可持续8小时。
利格列汀作为饮食控制和运动的辅助治疗,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利格列汀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此基础上,为方便患者使用,便开发出新的产品,利格列汀二甲双胍片,使患者可以同时使用两种药物。药物中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被统称为杂质,为了使这些杂质不影响药物作用,不会造成严重副作用,我们需要对药物进行有关物质含量检测。
本研究以HPLC定量方法,通过使用外标法、自身对照法与峰面积归一化法三种方式进行比较来检验利格列汀二甲双胍片中利格列汀有关物质的含量。
预期实验方法:
1.预期实验方法及特点
利格列汀的有关物质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8柱分离,以0.35 mol/L磷酸盐缓冲液∶45%甲醇乙腈溶液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5 nm[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