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掌握黄杆菌科细菌的分离技术,进行黄杆菌可细菌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二、 实验背景
黄杆菌属是一种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以产生黄色素为特征的一个菌属,包括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短黄杆菌、水生黄杆菌、嗜盐黄杆菌以及吲哚黄杆菌等,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土壤和植物中。该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在生长过程中由球杆状变为细杆状,通常为0.5micro;mtimes;1.0~3.0micro;m。周身有鞭毛,不形成芽孢。菌落典型半透明、光滑、全缘或偶尔不透明。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物有黄色、橙色、红色或褐色色素,其色泽随培养基和温度而变化。
该菌严格好氧,培养温度应低于30℃,否则可抑制生长。其发酵作用不明显,可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不发酵木糖和蔗糖。在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培养液内反应一般不产酸也不产气,而在含低浓度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胨培养基中产酸不产气。接触酶、氧化酶、磷酸酶均阳性。
黄杆菌可引起肺炎,也可招致脑膜炎、败血症等感染。该病的致病力不强,为条件致病菌,一般情况下不引起感染,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引起感染。
三、 实验原理
1. 黄杆菌的分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