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蚕与胆南星的提取及其粉体学性质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8 09:43:14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选题背景

《中药成方制剂》中有一处方为羚珠散,处方由羚羊角150 g、珍珠粉150 g、牛黄300 g、僵蚕 300 g、朱砂150 g、琥珀300 g、胆南星600 g、冰片30 g、石菖蒲油20 g组成[1]

方中羚羊角、珍珠、牛黄入心、肝经,清热解毒、息风定惊;僵蚕祛风解痉,胆南星清热豁痰;朱砂、琥珀定惊安神;冰片、石菖蒲芳香开窍, 以助诸药祛风、镇惊、退热;朱砂、冰片历来为喉科及各种疱疹之要药,二药相配即古方“一字散”,古代有“用蜜调,鹅翎刷口内”之用法,药用后能促使脓疱疹渗液减少,咽部充血水肿减轻。诸药配合,具有退热、镇静、定惊的功效[1]

羚珠散的药理作用为镇静作用;镇痛作用;抗惊作用[2]。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神态不安,咳嗽有痰,对风热感冒,乳蛾(扁桃体炎)、风痧、水痘、痄腮等病毒性感染疗程更佳。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 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体,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3] 。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以四川省产量最大,为川产药材主流品种[4]。而作为一种动物类药物,僵蚕的辛散之力较强,其药理十分迅猛,加之其具有一定的辛咸气味,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会对患者的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同时也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在自服僵蚕后,由于服用不当出现了严重的过敏情况,因此临床中应当将僵蚕炮制后入药进行使用[5]

白僵菌素(Beauverin,BEA)是一种由球孢白僵菌和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也是中药僵蚕的有效成分之一。已有研究表明,BEA具有杀虫、抗肿瘤、抑菌、抗病毒、抗惊厥等作用[6,7,8,9]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csens (Wall.) 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 味苦、辛, 性温[10]。天南星有毒, 一般作外用贴敷, 可消肿定痛、通经透络[11]。制天南星为天南星加入生姜、白矾后的炮制品, 辛温燥烈缓和, 毒性减小, 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能。胆南星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 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11], 辛热燥烈之性大为减弱, 性由温变凉, 可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1.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在中成药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中, 以中药浸膏粉为中间体进行生产者占多数, 但目前它存在着流动性能不佳、易吸湿、易粘结等问题, 给后续制剂成型(流动性差的粉体往往难以混匀和填充, 进而影响药物准确含有量, 在片剂、胶囊剂的成型或填充时造成装量差异) 、药品保存与服用带来较大影响。因此, 研究中药浸膏粉性质, 建立中药浸膏粉评价体系对中药粉体的客观评价[12,13],考察粉体改性技术[14,15], 设计中药制剂处方及工艺[16,17,18,19], 选择包装材料等均有重要意义。故本课题研究羚珠散中僵蚕、胆南星两味药材的粉体学性质。

  1. 研究手段和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僵蚕、胆南星有关粉体学性质的现况。设计实验内容并进行测定。本课题参考其他领域对粉体学研究的方法[20], 以僵蚕、胆南星为样品, 开展中药粉体性质研究。中药浸膏粉主要经提取、纯化、干燥、粉碎等工艺制备而得,然后再对其密度、休止角、压缩都等参数进行测定。

  1. 工作安排和进度

1、2月24日—3月8日:查阅文献,确定选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