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合物14天毒性剂量探索文献综述

 2023-01-01 20:58:47

某化合物14天毒性剂量探索一、研究背景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HIV) 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 HIV 特异性攻击包括辅助 T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 CD4 细胞,进行性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相关肿瘤的发生,迄今尚未根治的办法。

抗HIV药物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艾滋病,但可以控制艾滋病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已经上市的抗艾药主要有包括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在内的四类化学药物,目前主张使用2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作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基础,同时再加用1种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或蛋白酶抑制剂、或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 。

西药抗病毒药类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骨髓抑制、贫血或中粒细胞减少症,肌病肌痛、mCPK升高,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肝酶升高腹泻、恶心、呕吐、胃胀、衰弱,乳酸酸中毒并肝脏脂肪变、周围神经病变、脂肪营养不良等,本课题主要进行一个毒理学剂量探索性研究。

二、研究目的观察ICR小鼠在24h内经口灌胃给予不同浓度DO22后,机体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毒性靶器官;确定受试物的最大耐受量(MTD),为后续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主要毒性靶器官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

三、试验指导原则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在一定试验条件下测得的LD50值可以提供药物毒性程度更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其动物消耗量大,影响因素多,重现性差,从安全性评价角度来讲,我们需要的不是精确的LD50值,而是动物出现的毒性与剂量间的量效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