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纂的化学成分研究
[研究的目的及文献综述]
大戟科是双子叶植物,约300属,广布于全球,包括叶下珠亚科、大戟亚科、铁苋菜亚科、巴豆亚科等4亚科。大戟科以盛产橡胶、油料、药材、鞣料、淀粉、木材等重要经济植物著称。橡胶树属是主要产橡胶的植物。油桐和木油桐产桐油,为最好的干性油。乌桕产蜡和油,为蜡烛和肥皂的原料。蓖麻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种子产蓖麻油,供药用,其叶可饲养蓖麻蚕。巴豆为泻药,又可作杀虫剂,也产单宁。木薯是热带重要的食用植物之一,有肥厚的块状根,极富淀粉,是工业上用粉主要原料之一。大戟科多数种类有毒,产于非洲南部的大戟科植物好望角毒漆 Hyaenanche capensis Pers.,是已知有毒植物中含毒性最强的一种。
大戟属系大戟科植物,本属植物约2000种,是被子植物中特大属之一,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原产约66种,另有栽培和归化14种,计80种,南北均产,但以西南的横断山区和西北的干旱地区较多[1]。大戟属植物的根和块根以药用而著名,在我国很多种类是中草药,中国大戟属主要分为5亚属:地锦草亚属,美洲大戟亚属,大戟亚属,乳浆大戟亚属。不同来源和不同亚属的用途和活性各不相同,药用价值也会有所变化。大戟属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含有白色或黄白色乳汁,并具有双重特性: 既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结核抗肿瘤以及神经生长因子促进作用等药理活性,同时表现出对皮肤口腔及胃肠道黏膜强烈的刺激性和致炎、致癌的毒性作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戟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以二萜类为主,还含有大量的三萜,及一些倍半萜、黄酮类、鞣质类等成分[3,4]。
金刚纂是我国传统傣药,傣药名为些拎,拉丁学名 Euphorbia neriifolia L,别称麒麟阁、霸王鞭、水殃、根细腊,克楞等。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归于大戟亚属,我国多分布于云南,生于村舍附近或园地,多栽培作观赏或绿篱,中药材基原为其乳汁、叶或茎,具有消肿止痛,清火解毒,敛疮生肌,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2,5]。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其根、茎和乳汁中分离得到许多三萜和二萜类成分[6-9]。其茎含有三萜类成分:如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乳汁中另含有大戟二烯醇(euplol)、大戟醇(euphorbol) ,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 3-O-当归酸白大戟萜醇(3-o-angeloylingenol)等。其中一些二萜类具有很强的抗癌、抗炎和抗病毒的等生理活性[10-13],如:eurifoloid E 和 F具有显著的抗HIV病毒活性[12];泽漆内酯A和B表现出显著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15]。另外,从金刚纂中提取的一种二聚丝氨酸蛋白酶(neriifolin S)具有乳酶活性[14]。为了进一步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充分开发我国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我们将对金刚纂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 熟悉新药研究的一般过程
- 对中药材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纯化
- 建立提取物的鉴定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 对经鉴定的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的研究
[采用的研究手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金刚纂全草,95%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娃哈哈水,色谱乙腈,大孔树脂,薄层板,正相硅胶,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液相。
- 提取分离
2.1 初步提取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