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抑制剂Sunitinib与肿瘤细胞迁移的量效关系的初步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5 19:18:54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传统化药治疗的特异性低,其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从1972年Folkman提出肿瘤血管增生学说以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增生来治疗肿瘤的报道大量涌现,并取得巨大成功。

舒尼替尼(Sunitinib, Sutent)是一种能够选择性的靶向多种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新型药物, 属于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VEGFR)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超家族, 主要包括VEGFR-1, VEGFR-2, VEGFR-3 三个受体, 其中VEGFR-2 为VEGF的主要功能受体, 分布于血管内皮和原发肿瘤细胞的表面, 参与调节血管的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又称为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它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新血管形成,同时可增加血管通透性。研究结果证明, VEGF 及VEGFR 在多种肿瘤中呈现过高表达,且和肿瘤的生长、转移、预后有关。 由于VEGFR-2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是其中关键性的调节途径。 因此, VEGFR-2 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较理想的靶点。

据此,本课题针对血管生成抑制剂Sunitinib与肿瘤细胞迁移的量效关系进行初步研究。

采用的研究手段

  1. 细胞迁移实验--确定不同剂量的Sunitinib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时其迁移细胞数的变化。

(1)细胞迁移实验可用来检测受试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将Matrigel用无血清培养基1:2稀释,涂布于Transwell小室膜上,室温风干。将培养到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离心收集,将细胞浓度调整到一定浓度。

(2)将细胞接种到Transwell小室中,并将各组试验用液加入下室中。24孔板中加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刺激细胞迁移。37℃,5%CO2培养24 h后用无水乙醇常温固定,0.1%结晶紫常温染色,清水漂净上层未迁移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并随机选择四个视野拍照计数。

2.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剂量的Sunitinib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VEGFR2/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1) 蛋白样品制备

培养细胞,待细胞的汇合度达到80%-90%时提取蛋白。倒掉培养液,每瓶细胞加3ml, 4℃预冷的PBS洗涤细胞,然后弃去洗液。将PBS弃净后把培养瓶置于冰上。每瓶细胞加40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