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胚胎发育解剖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0 15:58:36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文献综述:

射干Rhizoma Belamcandae是一味常用中药,其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alamcanda chinensis (L.) DC.的干燥根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39种重点发展的药材之一。目前,射干化学成分、质量控制、采收加工、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射干发育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尚不全面,尤其是射干的胚胎学研究较少。植物胚胎学可以从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关系上,为阐明各类群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演化规律提供依据。此外,植物胚胎学与遗传育种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为中药材的快速培养,新品种培育等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有必要进行射干胚胎学的研究。

1.射干的本草考证和生物发育学特征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acanda chinensis (L.) DC.的干燥根茎,性寒,味苦。最早在《神农本草经》记载,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陶弘景谓射干、鸢尾是一种;谨按张揖《广雅》云,鸢尾、射干也。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地亦产,在广东、广西少数地区用射干系干燥的全草[1]。《本草经疏》中记载:“射干,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热。”

射干在秋季进行播种,大部分种子次年3月发芽,4月中下旬为发芽高峰期。射干种子属于留土萌发型,胚根露出后,约2~3天后露出第一片真叶,随后形成幼苗。幼苗生长30天后开始在根茎上萌发新芽。当年主茎可以抽生成地上茎,但无花芽分化,至12月,逐渐枯萎。二年生射干3月中上旬开始返青,5月中旬开始抽茎,6月上旬株高可达50~60cm,进入营养生长盛期,并向生殖生长过渡。6月下旬开始开花,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盛花期。花开后,一经受精即萎缩进入果期。9月中旬果实成熟,果熟期在30天左右。果熟后,地上部分即逐渐枯黄。射干当年抽上的地上茎生育期约220天左右。[1]

2.射干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

2.1.主要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如:鸢尾苷( tector idin) 及其苷元鸢尾黄素( tect origenin) , 野鸢尾苷( iridin) [25] [26] 及其苷元野鸢尾黄素( irigenin) , 次野鸢尾黄素( irisflor entin)[27] 、去甲基次野鸢尾黄素( nor irisflo renitin) 、3 -羟基鸢尾苷[25]、鸢尾甲苷A( iristectorin A)及其苷元鸢尾。

此外还有醌类如1,4-苯醌衍生物ardisianone A及其与belamcandol B形成的二聚体belamcandaquinone A和B [28]、酚类如:白藜芦醇(resveratrol)、belalloside A , belalloside B、二环三萜类如:dibelamcandal A [29]等、甾类化合物如:射干种子油中分离得到的belamcandones A、B、C和D四种烯二酮类化合物[3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