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文献综述
密蒙花是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和花序。密蒙花又名蒙花、米汤花、羊耳朵、小锦花、鸡骨头花、染饭花、断肠草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西南及中南等地,云南分布较广,适宜生长于海拔700-2800的山坡、河旁、丘陵等地的灌木丛中。
密蒙花多为直立灌木,约高1-3m;四棱形小枝,小枝密被灰白色绒毛。叶对生纸质, 长约5-10cm,宽约1-3cm,针形,叶顶端渐尖, 基部楔形, 全缘或有小银齿,叶表面具细星状毛,下背面具灰白色至黄色星状茸毛。顶生聚伞圆锥状花序,长约有5-10cm,花无柄,表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花芳香,萼4裂,外被毛, 花冠呈筒状,色淡紫至白色,约1-1.2cm长,直径约2-3mm,筒内黄色,稀有茸毛,外茸毛较密;雄蕊4枚,着生花冠中部;子房2室,顶端具茸毛。卵形蒴果2裂;种子多数,具翅。性微寒,味甘,归肝经,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可用于干眼症、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涩症等的治疗。
1 化学成分
1.1黄酮类
密蒙花总黄酮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从密蒙花中分离出来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刺槐素(aca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刺槐苷(acaciin)即蒙花苷(linarin)、密蒙花新苷(neobudoffic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luteolin-7-O-glucoside)、木犀草素-7-O-芦丁糖苷(luteolin-7-O-alpha;-rutinoside)、秋英苷(cosmosiin)、芹菜素-7-O-芸香糖苷(apigenin-7-rutinoside)等[1]。
1.2苯乙醇苷类
李教社,赵玉英等在研究密蒙花苯乙醇苷时发现密蒙花中的苯乙醇苷可通过抑制Caspase-3基因的表达而抑制MPP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密蒙花中的苯乙醇苷类主要有:毛蕊花苷(acteoside)即洋丁香苷(verbascoside)、异毛蕊花苷(isoacteroside)、肉苁蓉苷F(cistanoside F)、紫葳新苷Ⅱ(campneoside Ⅱ)、荷包花苷(calceolarioside)、仙人球苷(echinacoside)、连翘酯苷B(forsythoside B)、安哥罗苷A(angoroside A)、毛柳苷(salidroside)、6beta;-羟基毛蕊花苷(6beta;-hydroxyacteoside)、金石蚕苷(poliumoside)、地黄苷(martynoside)、verbas-coside、cistanoside F、beta;-hydroxyacteoside、potiumoside、echinacoside、mar-tynoside等[2]。
1.3三萜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