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的意义
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机体的免疫系统改变了保护的特点,反而损伤了机体导致炎症。炎症反应最重要的作用是将白细胞送到损伤部位,白细胞游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指标。白细胞能向异物处聚集,并将其吞噬,这是因为白细胞有趋化性。由于细菌体或死亡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刺激,诱发白细胞向该处移动。游出的白细胞在炎症区内聚集的现象为白细胞浸润。致炎因子不同,游出的白细胞种类也不同,而过敏反应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其病理生理过程中有趋化因子的参与。趋化因子是指具有吸引白细胞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一些低分子量趋化因子(多为8-10KD)的蛋白质(如IL-8、MCP-1等),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趋化因子的释放可刺激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 (IL-1)。炎性趋化因子的主要作用是趋化白细胞(如单核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从血循环到感染或组织损伤部位,促进炎症浸润。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个: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的相遇。它的发病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或是过敏原的暴露。过敏原是诱导特异性IgE抗体并与之发生反应的抗原,多来源于动物、植物、昆虫、真菌或职业性物质,如动物皮屑、螨、花粉等。
过敏原使机体释放组胺,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组胺是过敏性疾病中关键的炎症介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不同组织器官内的组胺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免疫防御功能: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上皮中的组胺主要应对外源性物质的入侵:②调节腺体分泌:胃肠道、腮腺和泪腺中的组胺可调节腺体分泌;③调节微循环:血管周围细胞分泌的组胺调节微循环。具体包括:收缩平滑肌、舒张小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及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皮肤及导致瘙痒、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等。组胺通常以非活化状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当受到创伤和抗原抗体反应等外界刺激后,以活化的形式释放出细胞外,作用于某些组织,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症状中,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等。
枸地氯雷他定是一种非镇静性的长效组胺拮抗剂,具有强大的、选择性的拮抗外周H1受体作用和抗炎作用,目前系列的药理、药效、毒理、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证明了枸地氯雷他定缓解过敏性鼻炎的全身及局部症状的安全和有效性。可以快速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和鼻痒;鼻粘膜充血、鼻塞等。现根据注射剂具有药效迅速,定位准确,作用可靠等优点,将枸地氯雷他定由常规的片剂开发为注射剂。本课题主要观察枸地氯雷他定注射液对卵白蛋白致豚鼠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和相关机制研究,判断枸地氯雷他定注射液是否能通过下调趋化因子如RANTES,IL-8等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从而改善 OVA 诱导的呼吸系统过敏性炎症豚鼠症状。
二、课题设计方法及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对豚鼠进行OVA滴鼻给药, 诱发其过敏性鼻炎,建立过敏性鼻炎的实验模型。后以枸地氯雷他定注射液治疗,观察药物对此药物过敏性鼻炎模型鼻部症状的影响。
1.仪器与材料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豚鼠,体量250~300g;预饲养1周后开始实验。自由摄食,温度21-23℃,相对湿度45~55%,12h明/12h暗。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