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研究问题:鲁斯可皂苷元最早是从一种叫做假叶树中分离而得到的甾体皂苷,后来人们发现鲁斯可皂苷元也是中药麦冬里面主要的皂苷元之一,经近几年的研究得出鲁斯可皂苷元具有显著的抗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前列腺功能失调、抑制G 菌和抗弹性蛋白酶等作用。本课题拟考察鲁斯可皂苷元对三氯化铁诱导的动脉血栓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防治动脉血栓提供进一步实验依据。
采用的研究手段:本实验拟采用蘸有5%三氯化铁的滤纸贴附颈总动脉3min诱导的小鼠颈总动脉模型,考察手术后模型组及预先给予鲁斯可皂苷元组的血流变化、血栓湿重与长度比,血栓形成体积等指标的影响。
(一)C57小鼠三氯化铁致颈总动脉血栓模型的制作及血流变化的测定
小鼠4%水合氯醛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板上,颈部中线切口1CM,分离小鼠右侧鼓泡腺并翻向外侧,在小鼠左侧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二腹肌形成的三角的内侧可见颈总动脉搏动,分离并暴露右侧的颈总动脉,在其下面垫一张约1cm*0.5cm的滤纸,在其上面附上一张约1cm*0.2cm,蘸有5%三氯化铁的滤纸3min,血流仪检测血流判断造模是否成功。
(二)检测血栓的湿重与长度比
取1cm等长血栓部位拍照,观察血管内血栓发生状况,称重后计算血栓的湿重与长度比值。
(三)采用HE染色评价血栓形成体积
于损伤后血流仪监测到无血流(血流值lt;200PU)ge;10min或损伤发生60分钟后取血栓段,固定脱水后做冰冻切片,HE染色法观察模型组与给药组血栓体积的差异,评价药物对动脉血栓的改善程度。
(四)采用qPCR技术检测血栓段动脉内皮中TF,NMMHC2A等的mRNA表达水平
(五)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F,NMMHC2A等蛋白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确定其对小鼠三氯化铁诱导的动脉血栓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