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碳量子点与抗生素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学生:涂晨晨
一、 课题研究背景
量子点(quantumdot,QD),又称半导体纳米微晶体,是一种由II--VI族或III一V族元素组成的,尺寸在2一20nm之间的纳米晶粒。量子点是三维团簇,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三个维度尺寸均在纳米级,由于电子的能量状态呈现出类似原子的分立能级结构,量子点又被称作人造原子。
QD的荧光性质具有常规有机荧光探针不可比拟的优点[ 3] : ( 1) 激发光谱宽, 发射光谱窄( 20~ 30 nm )而且对称,能够实现一元激发, 多元发射; ( 2)荧光谱峰位置可以通过改变QD的物理尺寸和化学组成进行调谐, 能够覆盖可见至近红外光区。CdH gTe、CdTeSe /CdS 等QD的发射波长可以控制在700~ 900 nm 这一段生物体透明窗口范围, 能有效消除生物组织和体液的光吸收和背景干扰, 适用于深层组织的荧光成像; ( 3) QD的荧光寿命比常规的有机染料要高一个数量级[ 4] , 可以通过时间门控技术消除生物样本自发荧光的干扰; ( 4)荧光性质稳定, 抗光漂白能力强, 可以实现长时间连续监测。基于QD 的这些特点, Bruchez等[ 5] 和Chan等[ 6]最早将其应用于生物样本的荧光标记。目前QD技术在多色荧光标记、长时间荧光成像[ 7] 等分析检测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近年来,一些药物分子与量子点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得到了关注。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量子点大多含有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毒性。而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十分稳定,而且具有很长的荧光寿命, 具有宽的激发波长范围,最重要的是,它较以往的荧光材料更具生物安全性,对生物分子的活性干扰小。其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课题拟研究碳量子点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并对其相互作用的机理作初步探讨,从而实现对药物分子的检测,建立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
二、 课题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