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流行病学法调查酒精消费量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4 21:53:02

一、课题研究背景在现阶段快节奏的社会中,更多人为了排解生活、工作等压力,选择饮酒这一方式来解压、放松。

少量饮酒确实可以达到解压这一目的,可是在饮酒过程中适量不易控制,极易造成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导致饮酒者出现精神障碍以及引起心理、躯体伤害,包括酒依赖、记忆障碍、向酒发狂、胃炎和胃溃疡等各种疾病。

甚至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

目前我国关于酒精监测大多数为调查法,但此种方法存在时间滞后、工作量大、费时费力、涉及个人隐私导致个人不能如实反映等问题。

2001年Christian G.Daughton 提出的污水流行病学,为我国调查酒精消费量提供新方向。

污水流行病学利用毒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为分析样本,分析其在污水中的含量及污水厂所涵括的人口量反推测当地毒物使用量,这一方法可适用于酒精测定。

酒精主要成分为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胃和肠道进行吸收,吸收后的乙醇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有90-95%的乙醇在乙醇脱氢酶催化下氧化为乙醛,而后氧化为乙酸,乙酸变为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仅有0.5%的乙醇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与体内活性葡萄糖结合生成乙基葡萄糖醛酸苷(EtG)。

乙基葡萄糖醛酸苷相比于乙醇有较长的测定时间范围,乙醇彻底消除80h后任可被检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