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对象及课题简介广藿香油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经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1]。
广藿香分布较广,目前在广东省的肇庆地区、湛江地区、广州郊区及海南岛均有栽培,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后传入我国岭南地区(今广东)。
广藿香为广东地道药材,是十大南药之一,也是多种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藿香祛暑软胶囊和霍胆丸等的主要组成药物。
此外,广藿香所含的挥发油还可以作为化妆品、定香剂和杀虫剂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原料[2]。
广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痞呕吐,腹痛泄泻,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
广藿香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大量研究表明,广藿香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广藿香醇(又称百秋李醇)、广藿香酮、alpha;-愈创木烯、delta;-愈创木烯、顺式-石竹烯、反式-石竹烯、alpha;-广藿香烯、beta;-广藿香烯、beta;-榄香烯等,其中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含量最高,此外,由于产地的不同,广藿香挥发油的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近年来人们对广藿香油药理研究比较多,发现广藿香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杀虫、调节免疫力、抗氧化、增强记忆、改善肠胃功能、抗癌、防腐等作用。
罗超坤等[3]研究发现广藿香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陈小夏等[4]对广藿香水提物、去油水提物、挥发油对兔肠道调节功能进行了研究,表明对肠道自发收缩和痉挛收缩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在不同程度增加胃酸分泌,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胰腺分泌淀粉酶的能力;周彦希[5]研究证明广藿香油低剂量组给药后各时点均有降低发热家兔体温的趋势,广藿香油可明显抑制血清中TNF-alpha;和IL-1beta;含量升高,抑制下丘脑中cAMP和PGE2含量的升高,从而起到解热作用。
广藿香油化学成分复杂,仅凭外观、颜色、气味等指标难以鉴定其真伪及评价其质量优劣。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