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科5种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1 16:21:38

课题名称 蓼科5种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课题性质 radic;基础研究应用课题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一、文献综述: 蓼科(Polygonaceae)植物多为草本植物,广泛分布,全世界约有50属115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地区。

我国有13属,235种,37变种,分布于全国各地[1]。

蓼科植物中有许多药用植物、粮食作物、染料和观赏植物等,例如何首乌、大黄是我国著名且沿用已久的中药材, 拳参、虎杖、金荞麦是常用的中草药, 荞麦、苦荞麦是常见的粮食作物,蓼蓝可以做成染料等。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蓼科植物的药用价值,本文对蓼科植物中不同属的不同种植物的分布状况、主要功效、主治及用途、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综述。

1.分布状况蓼科植物多分布于北温带地区,而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所以我国的蓼科植物资源丰富,不论是平原、丘陵,还是高山,甚至于青藏高原都能见到蓼科植物的身影。

1.1 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又名刺犁头、蛇倒退、猫爪刺、贯叶蓼、蛇牙草、蛇不过、三角酸、老虎刺等, 地上部分入药,多生于海拔80-2300米的山坡、路旁、田边、山谷湿地、房屋附近, 在全国各地均广泛分布,在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等一些其他的亚洲国家也有分布[1]。

1.2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块根入药,多生于海拔200-3000米的山谷灌木丛中、山坡的森林中及水沟旁的石头缝隙中,在我国西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日本也有[1]。

1.3 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Trev.)Meisn)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Trev.)Meisn.又名荞麦当归、荞麦三七、红三七、荞叶七、天荞麦、野兰荞、万年荞[2]等,根茎入药,多生于海拔250-3200米的山谷湿地、山坡的灌木丛中,在我国陕西、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均有分布,在印度、越泰国等一些其他的亚洲国家也有分布[1]。

1.4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又名斑根、斑杖、紫金龙、活血龙、活血丹[3]等,根状茎和根入药,多生于海拔140-2000米的山沟、溪边、林下阴湿处,在我国西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均有分布,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