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菌核青霉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4 19:47:38

课题名称 一株菌核青霉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课题性质 radic;基础研究应用课题 设计型 调研综述 理论研究一、文献综述:活性天然产物是现代新药创制和发现的重要基础,真菌作为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因其丰富的资源、代谢产物结构的多样化及潜在的成药能力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对社会而言,真菌来源的有益天然产物已经在医药行业发挥重大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重大贡献,如由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产生的抗生素青霉(penicillin)在二战时期便挽救了众多人民的生命[1]。

菌核青霉(Penicillium sclerotiorum )属真菌分布广泛,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其能提取分离出多种有研究价值的活性代谢产物。

因此本课题通过对一株菌核青霉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旨在从中发掘出结构新颖的海洋活性天然产物。

1.1倍半萜类化合物 倍半萜类是指由3分子异戊二烯聚合而成,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的天然萜类化合物群。

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降血脂等活性[2]。

陶美华等人从菌核真菌FS50分离出倍半萜类化合物紫檀醇(Pterocarpol)[3]。

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在25 mu;g /mL时对MCF-7、SF-268、NCI-H460、HCT-116 和AGS 肿瘤细胞株有抑制作用[4],此外还有抗真菌,昆虫拒食活性[5,6]。

1.2 嗜氮酮类化合物 嗜氮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新奇的真菌源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含有异色满和异喹啉骨架[7]。

2007年Lucas等人从来源于土壤的菌核青霉中分离得到( )-Sclerotiorin , isochromophilone VI [8];2010年Arunpanichlert 等人从分离自藤黄属植物Garcinia atroviridis 的菌核青霉中分离得penicilazaphilone A , penicilazaphilone B ,dechloroisochromophilone III,( )-Sclerotiorin,并发现其具有一定抗菌作用[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