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26 23:38:10

文献综述:

1.不同地区慢性病发病率的现状

李鹏,孙伟,杨雪静,等(2011)对天津市和平区在 2006-2009 年4 种慢性病(伤害、肝硬化、精神病、糖尿病)报告发病率的研究,发现慢性病的伤害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并且朝着年轻化发展趋势,所以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来减轻对健康的危害。李莉,金达丰,刘庆敏,等(2007)对杭州市4种慢性病(恶性肿瘤、脑卒中、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病情况的研究,得出慢性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并且农村慢性病发病率高于城市。,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是当前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赵海燕(2016)对2014年对于威胁北京市丰台区居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发现,这慢性疾病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可能引发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要引起重视。金捷红,周杨青(2017)分析了2009年-2015年东阳市恶性肿瘤、脑卒中、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病率情况后,发现东阳市四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其中以ge;8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并且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2.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现状

刘晓莉(2010)分析了日本健康管理预防慢性病的方法,通过特定体检,控制饮食,食盐摄入量,控制体重的等方法,做好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美国的商业化私营经营健康管理的方式对比,我国要走属于本国国情的特色健康管理方式。刘诗莉(2017)对遵义的典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慢性病患者对慢性病健康管理项目的满意度都比较高。基层医疗机构改进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策略比较少。慢性病健康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陈冬雅,钟雪花(2016)针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医院一社区采取健康教育活动和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患者慢性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吴志君(2015)通过调查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户籍、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较差,不同社会因素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不尽相同,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可获得性的社会决定因素。

3.目前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效果

胡家卿,王君丽(2016)在社区中老年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中应用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健康行为。

廖小兵,何能清,陈旭日,等(2013)通过对对单人管理、专科团队管理和全科医师首诊负责制管理三种慢性病患者管理模式进行现场研究得出,全科医师首诊负责制管理模式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方面效果显著,适合在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社区中推广。万水珍(2017)通过对社区老人进行日常护理和健康管理的对照试验,得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健康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王伟丽, 周蓉,王伟英, 等(2017)目的研究健康管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研究调查社区慢性病患者,对其进行两个月的健康管理干预。结果健康管理后老年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率各项指标正常率均有提高。健康管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病情控制产生良性的影响,医疗机构应该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积极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叶柳金,赵婉月(2017)通过分析健康管理对防治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应用,随机抽取慢性病患者才用日常护理,和健康管理两种方法,发现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