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失能老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需求分析——以泰州市海陵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3-02-26 23:44:36

一.医养结合产生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和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累积,已经成为罹患慢性病的主要人群,并且导致需要照顾的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也逐渐增加[1-2]。

然而随着传统多子女家庭结构模式向421家庭结构模式的转变,家庭中老年人口占绝对优势,421家庭倒金字塔的结构很难再承担起传统的居家养老重担[3]。

胡宏伟等人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估算老年健康状态转移率,预测和估算出老年护理服务需求,总结出我国老年化形势愈加紧迫,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将呈现迅猛增长模式[4]。

孟颖颖总结出传统养老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多元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则是将医疗资源融于养老服务中,能够同时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需求,从而增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因此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行势在必行[5]。

王素英等人提出医养结合即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在做好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基础上,着重提高疾病诊治、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质量的服务模式。

[6]张旭认为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就是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的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重要位置,以及区别传统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

它既包括传统生活护理、精神护理,更重要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

[7]两位学者只总结了医养结合模式对老年人的优势,而在我国两亿多老年人口中,失能老人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所以解决好失能老人的养老迫在眉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