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与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防治的基石。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与LDL-C代谢密切相关,并且近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PCSK9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血浆LDL-C水平,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本文会就PCSK9基因与血脂代谢的关系、PCSK9的调节蛋白以及PCSK9抑制剂的类型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PCSK9 脂质代谢PCSK9抑制剂
一、PCSK9基因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1、PCSK9基因
2003年,PCSK9首次被发现存在于人体多个脏器中,其中以肝和肠道含量最高,其次在肾、皮肤和脑中也有少量表达,但只有在肝中表达的PCSK9可以分泌入血【1】,并且该基因功能获得型突变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新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相关基因【2-3】。
PCSK9基因位于染色体1p32.3,全长32304 bp,包含12个外显子,cDNA序列长3731 bp,其启动子区域含有保守的反式作用因子Sp1和固醇调节元件SRE(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位点,受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调节【4】。由该基因序列编码的蛋白被称为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1(neural apoptosis regulated convertase1,NARC-1),是哺乳动物前蛋白转化酶的第9种,隶属于枯草溶菌素蛋白酶中蛋白酶K亚家族【5】。根据现有文献报道,该蛋白约692个氨基酸,对应编码基因长约29 000 bp【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