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南星(发酵法制)质量标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28 21:43:43

摘 要 查阅关于胆南星的古籍和现代文献,总结胆南星的成分、炮制工艺、质量控制、药效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胆南星的研究做出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 胆南星;炮制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胆南星是一种天南星的炮制品,是中药常用曲剂之一,是由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加工,或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发酵加工而成的。

呈方块状或圆柱状,味苦、微辛,性凉,归肺、肝、脾经,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临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1]。

由于胆南星的毒性较天南星小,且药性发生了变化,科研人员对胆南星的研究逐渐增多,现将胆南星的炮制工艺、成分、质量控制、药效和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1.胆南星的炮制工艺研究进展胆南星的炮制最早可见于宋代的《小儿药证直诀》中的粉红丸(又名温惊丸)中,天南星腊月酿牛胆中百日,阴干,取末四两别研,无酿者,只锉炒熟用,这里首次提出用牛胆汁炮制天南星[2]。

之后《普济本事方》除了记载用牛胆汁炮制天南星外,首次提出用羊胆汁炮制天南星[3]。

此外,还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牛胆汁制饼法[4]。

元代和明代多沿用宋代的炮制方法,到了清代出现了九制胆星法[5]和酒蒸胆星法[6]。

2015版《中国药典》中记载胆南星是由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加工,或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发酵加工而成的[1],但是没有提及具体的炮制方法。

胆南星的炮制方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即发酵法和混合蒸制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