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中药用药情况与地方疾病情况关系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2 23:03:36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肠上皮化生为特点的一类慢性胃炎。

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因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具有癌变倾向,近年来引起医药学界及社会的广泛重视。

临床症状多为:上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偶见贫血、消瘦或腹泻。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有相关文献认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疗效显著,相对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有一定的优势。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 的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诊断;临床用药;中药1概念及发病机制1.1定义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IM)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

该病可归属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病范畴[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慢性胃炎中约占10%~20%,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其癌变率为1%~3%[3]。

1.2流行病学目前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