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伯胺官能团的手性二胺合成工艺研究
摘要:手性二胺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和催化活性,可以被用作手性配体或手性辅助剂,用来催化不对称反应,因此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手性二胺历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手性二胺;配体 ;手性催化剂;高效;选择性
- 引言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之一,由于手性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绚丽多彩[1]。我们所了解的很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药物、天然产物、还有香料香精等基本都是具有手性结构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手性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关于手性分子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化学研究工作者们青睐话题。
近20多年来,不对称合成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有多种类型的手性配体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其中,具有手性二胺结构的配体因催化活性及对映选择性高,且适用范围广泛受到了科学家的重视[2]。手性二胺作为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手性配体或手性辅助剂,在多种催化不对称反应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到了很好的研究成果[15]。目前,已报道的二胺配体可用于催化羰基的不对称氢化和烷基化反应、aldol反应、Mannich反应、Michael加成、alpha;, beta;-不饱和双键的共轭加成、Henry反应等多种常见反应[2]。由于这些手性二胺类化合物在催化不对称合成方面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所以,在二胺化学的研究领域当中, 都把设计这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作为重要的研究工作[15]。
- 手性二胺的合成及应用
关于手性二胺配体的合成及应用有相关报道,如1993年Cynthia J. Burrows小组[3]以L-缬氨酸合成具有两个伯胺的手性二胺化合物S-DAIPEN ( Scheme 1),该小组对于新型二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手性金属配合物的结合上 ( Scheme 2)。
Scheme 1
Scheme 2
1998年,Alexandre Alexakis小组[16]利用Zn和Me3SiCl进行亚胺的还原性偶联, 有效地合成了具有C2 对称轴的手性邻二胺类化合物( Scheme 3),该方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