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药酮咯酸氨丁三醇车间设计(80t/a)文献综述

 2023-01-03 15:58:46

一、课题背景

酮咯酸氨丁三醇适用于需要阿片水平镇痛药的急性较严重疼痛的短期治疗,通常用于手术后镇痛。缓解急性肾胶痛、胆绞痛、牙痛、创伤痛、三叉神经痛、癌症内脏痛,以及以往一切需用吗啡或哌替啶才能生效的各种疼痛症。

手术创伤能够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使花生四烯酸、缓激肽、5-羟色胺、组胺、K 和H 等炎性介质和致痛物质大量释放,同时还可以使环氧化酶-2(COX-2)表达增加。环氧化酶(COX-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关键酶,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可以抑制COX-X 的生成,从而达到减少前列腺素生成的目的。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可以减低神经纤维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镇痛、抗炎和退热的效果。起初COX-X分为结构性COX-1和诱导性COX-2。COX-1为机体固有酶,它的代谢产物对机体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如血小板、肾脏、胃黏膜血管内皮等)。COX-2 主要在炎症细胞中表达,是促使炎症反应及组织表达的诱导酶,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 COX-2 抑制剂用于治疗围术期急性疼痛。这样既不会干扰 COX-1 参与组织尤其在血小板、肾脏、胃肠等组织中正常的生理过程,同时也能很好地抑制 COX-2 活性,阻止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在获得很好的镇痛、抗炎、退热效果的同时,减少出血以及胃肠道、肾脏损伤的可能性。

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发现,COX-2选择性抑制剂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存在潜在其他致死性风险。同时人们在急性伤害感受性模型中发现,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可能比选择性COX-2抑制剂更有益处,非选择性抑制剂在抗伤害感受活性方面优于COX-2 抑制剂。

酮咯酸氨丁三醇早在1990年国外就被批准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术后疼痛,国内对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大量研究开始于2005年以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是非选择性COX-X抑制剂,对COX-1的抑制效果为COX-2的6倍,是第一种可供注射用的非甾体抗炎药[1],具有较强的镇痛活性, 可以缓解各种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中度疼痛。

二、要解决的问题

1. 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合成路线选择。

2.原料的选择,考虑到原子经济性以及成本。

3.生产车间的反应釜等相关设备的选择与设计。

4.销售市场的竞争力去消费者的选择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