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文献综述

 2023-01-05 19:13:56
  1. 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A.熟练掌握微生物学相关实验的原理与步骤。

B.通过测量亚胺培南对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诱导得到耐药株并能稳定遗传,然后分别提取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全菌蛋白,用透析、阴离子交换柱柱等方法进行纯化,二维电泳分析耐药株与敏感株蛋白,找出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差异蛋白进行比较。

C.由亲本敏感菌株出发,通过药物诱导得到对不同抗生素耐药的耐药菌株,确保能够得到性状稳定遗传的菌株;对提取和纯化菌体蛋白的方法进行优化,力求得到最理想的分离蛋白图谱;对提取的菌体蛋白的纯化过程要尽量减少蛋白的流失;严格控制过程中的各个反应条件,希望能从耐药株与敏感株的蛋白差异探索出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

二、采用的研究手段

A.活化菌种:将冰箱里冻存的大肠杆菌菌种接种于事先灭菌备好的固体培养基中,划好平板于培养箱中培养8到10小时。

B.挑取单菌落:从划好平板的固体培养基挑取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于MH液体培养基中。

C.测量亚胺培南对大肠杆菌的MIC值:倍比稀释亚胺培南,用96孔板测其MIC值。

D.诱导大肠杆菌使其成为耐药株:本实验采用两种诱导方法如下:(1)选取1/2MIC值的亚胺培南与含有大肠杆菌菌液的培养基进行传10代培养,将第10代大肠杆菌转入无药物LB固体培养基培养;(2)选取1/2MIC值的亚胺培南与含有大肠杆菌菌液的培养基进行传一代培养,此后每传一代,药液浓度增加一倍,直至药液浓度倍增到128MIC为止,此时将大肠杆菌转入无药物LB固体培养基培养;挑单个菌落在LB培养基中培养至A600为0.6,在MH培养基测定它们的MIC10值。如果MIC10/MICgt;4,则认为该菌株对该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同时将无药物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传10代培养作为敏感株。

E.提取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全菌蛋白:先用破菌缓冲液(磷酸缓冲液和溶菌酶)初步破碎菌体,然后用超声破碎收集上清液。

F.硫酸铵沉淀提取蛋白:55%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离心去除杂蛋白;9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离心收集目标蛋白。为了能够使蛋白质提取完全,实验过程中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