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研究的问题从蚯蚓体表及体腔分离产抗菌活性物质的微生物的研究二、研究目标、采用的手段研究目标:蚯蚓体表及体腔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出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并鉴定,分析其药用价值的机制,为更好地利用蚯蚓提供一个基础条件。
研究手段: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培养基培养,摇瓶培养法, 管碟法三、文献综述蚯蚓是湿带、热带和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中大型土壤动物的重要代表,分类学上属于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有环纲,寡毛目。
它们被称为"土壤生态系统工程师",能够取食大量的土壤和有机物料,甚至还会取食和消化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线虫和其它微型动物以及它们的死亡残体。
基于蚯蚓在土壤剖面的活动空间和食物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内层种、深层种和表层种。
其中,表层种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很少穿过土壤,以土壤表面的有机凋落物为食,具有有限的混合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层的能力,主要功能是将有机物粉碎为细小颗粒,易于微生物定殖和生长。
深层种主要土层表面的新鲜有机质为食,生活在土壤中永久或半永久的穴道里,洞穴甚至可深入土体数米;深层种可以把有机物料混合到土壤中,使土壤矿物重新分配到不同土层而导致土壤混合。
据中国科学院质检中心对蚯蚓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它颗粒均匀,无味、卫生,保水透气功能比一般土壤提高了3倍,氮磷钾含量较高,含17种氨基酸,有机质含量40. 2%,有益菌为20万~20000万个/g,不仅肥效高,还可以 抑制有害菌和病害。
在环境保护方面,蚯蚓可用来处理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在某些国家中,还利用蚯蚓来处理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等。
在生活方面,蚯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且由于其富含高蛋白,故可作为新型动物性高蛋白饲料,甚至在台湾以及海南岛和贵州省的少数民族中作为一种食材。
1、蚯蚓体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蚯蚓体内,目前已经从蚯蚓消化道、肾管中分离出微生物;甚至表面消毒的卵袋中也有微生物存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