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哺乳动物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文献综述

 2023-02-18 20:02:59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1、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效性和半衰期长等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目前抗体药物的生产一般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如CHO细胞[2]。

由于抗体带有重、轻链两种多肽链,故而在抗体基因的构建时,通常需要将重轻链基因分别放置于相同的载体上进行共转染,筛选获得表达量较高的工程细胞株。

正是由于抗体基因的特殊性,导致带有抗体基因的载体转染难度大,高产单克隆细胞株不利于筛选,产量较低。

本实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增加、删减或替换载体自身携带的某些涉及蛋白发酵的功能元件,利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进行荧光定量,分析获得最优的载体元件搭配组合,制成具有成为高效IgG抗体适性的潜在表达载体,再通过多顺反子改造搭配筛选基因,获得完整的表达载体。

不仅能实现抗体重、轻链基因的单载体表达,最大程度的减少共转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有效的利用筛选基因,为后期高产单克隆细胞株的筛选提供良好的便利。

采用的研究手段2、文献综述1986年FDA批准了第一个来源于重组哺乳动物细胞的治疗性蛋白药物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这标志着哺乳动物细胞作为表达载体得到了认可。

哺乳动物表达系统由于具有与人相似的糖基化模式及某些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仍存在着表达量低细胞株稳定性不足、成本高等缺陷[3]。

随着一大批生物药专利到期,生物仿制药蕴藏着巨大的机遇[4],如何能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存活,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无疑是最好的途径,所以构建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系统成为生物制药领域一个关键的环节[5],优质的表达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大分子蛋白的表达量,提高蛋白的稳定性,以及有利于蛋白的装配和修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