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道路的发展也日趋完善。但随之带来的环境噪声污亦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俨然成为我国城市“四大公害”之一,城市中的无形暴力。是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控制对象,所以降噪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而在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中,交通噪声污染可谓是辐射最强,影响面最广的,是城市居民生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国内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得到显著改善,但也引来一系列影响,交通噪声问题尤为显著。因城市道路车辆种类数量的急剧上升,交通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一些大中城市显得尤为严峻,1955年,中国大中城市交通干线噪声超标的城市达到71.4%,全国2/3的居民生活在噪声污染中,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环境。当前,中国城市环境噪声主要分为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1977年,交通噪声占了城市噪声源的46.8%,社会噪声为28.9%,建筑施工噪声为5.1%,工业噪声为8.3%,其他噪声为10.9%。由此可以看出交通噪声的危害范围大与广,且交通噪声所占的比例然后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更是达到了60%以上的严重比例。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问题将会逐渐加剧并发展成为制约城市人民居住环境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据研究预算,中国每年因城市道路噪声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约为216亿元。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期,因科学技术以及器材的相对落后导致了我国交通噪声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我国侧重研究的领域为消声、吸声、隔声方面。70年代,我国科学院专家对全国70多个城市的交通噪声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和噪声环境标准,但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噪声研究仍停在普查阶段,噪声治理研究在处于试点范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交通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国外研究现状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汽车诞生于人们的生活中,并对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帮助。尤其以欧美为首,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欧美的交通发展是远远领先国内的,但同样面临这交通噪声污染问题。1997年,欧美城市交通噪声占了城市交通噪声源的70%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相继开发了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于1978年12月发布了FHWA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现日趋完善并得到各国的广大认可,英国交通部于1975年发布了GBTN模型,又于1988年发布了改善版的GTBN88模型,此模型自发布以来在所有英邦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法院在处理有关交通噪声诉讼案件时唯一认可的标准模型。德国交通部公路建设司分别于1981年和1990年发布了 RLS 81模型及改进牌 RLS 90 模型。此外,法国、瑞士、丹麦、意大利、日本、芬兰、瑞典、奥地利、挪威、西班牙、新加坡、泰国也都相继发布了自己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对世界噪声污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美国,生活在85 dB以上噪声环境的居民20年来上升了数倍;在欧盟国家,40%的居民几乎天天收到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干扰,相当于每天生活在55Dbde 噪声环境中,其中20%的人受到的交通噪声超过65dB。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城市,噪声污染问题也相当严重,有些地区全天24小时的噪声达到75dB到85dB。据德国媒体报道,目前奥地利有50万人受到街道交通噪声的伤害。另据德国联邦统计的数据,2002年德国已为防止噪音投入了9.75亿欧元,占环境保护费用的8%。
本论文研究意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