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分析与改善—以锁金村社区为例
1.研究背景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展,我国城镇化率已超出世界的平均水平。然而,由于快速的城镇化、不断增长的城市规模、迅猛发展的机动车保有量,以及“以人为本”等交通理念的不重视,造成出行者在步行衔接服务圈内优先采用机动车出行的现象。步行者的城市区域步行空间不断受到机动车的挤压,步行交通的路权受到侵害。城市区域步行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与交流的重要场所。探究人性化的城市区域步行空间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及人类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健康城市”的发展需求。
2012年9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空气污染。老城区步行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出行比例中一直有着较高的比值,与机动化等交通方式相比更环保、更安全,更有助于缓解老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但传统的老城区步行路网仅作为机动车交通附属及公共交通的延伸,步行设施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慢行空间被挤占,步行者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舒适性。
与此同时活动行人需求超负荷、场地容量小、活动运营组织混乱等现象,导致高密度行人的时空集聚、步行流线复杂,大大降低了步行观众的舒适度,也是对城市步行交通系统的冲击。 步行作为最基本的交通方式,是各类交通方式转换间的纽带。大型人群密集活动场所附近,人们主要采用步行的方式参与活动,附近设施需要满足步行的基本环境需要,步行设施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了活动的质量。 因此扩大城市区域步行空间,完善老城区社区周边的步行交通系统势在必行。
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2.1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国外对步行系统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人各种技术指标上,如行人过街速度、步行距离、步行行为及安全性等方面。同时还针对步速、行人的交通流特征、排队特征及行人过街行为等指标进行了研究。
2004 年,G_Keith Still 博士论文《密集人群动力学(Crowd dynamics)》对现有的文献、指南进行校验,包括各种确定人群安全指标的方法,指出应配备针对密集人群的安全指标。检验人群的流量与密度关系,并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提炼密集人群的运动特性。其对密集人群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指出人群流动与水流流动有一定区别,他们不是有规则的,平均的填充步行道空间,人们不遵循物理原理,其自由选择方向,动量不守恒,任意地停走,流体力学理论是中间流速快,而实地观测人群流动是两边流速快。
Fruin 是最早研究人行道服务水平的学者,制定了六个等级的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其研究的对象为通勤出行者,利用实验控制人行道通道宽度从而产生高密度的情况,研究比较接近理想状况。美国公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标准。其研究以高峰 15 分钟的行人流量和人行道的有效宽度为基础,以实际调查数据为支撑,制定了六个等级的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标准。Zupan 和 Pushkarer 的研究分别对均质行人流和存在行人群的行人流状态进行了分析,二者的服务水平差异表现在不受限制和受限制的行人流中。其结论表明,当行人流率较小时,行人群的存在对行人服务水平是有影响的,当行人流率较大时,行人群的影响基本是不存在的。此研究提出了七个等级的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2.2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国内交通研究起步较晚,很多工作集中在机动车交通流特性,行人交通研究基础薄弱,已有数据较少,相关研究成果未形成系统。国内多以系统思考、分析的方法与原则,强调“系统”这一概念,将城市步行化发展的个体要素,放在城市区域的大范围内进行分析和整合,探索并建立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完整、有序的城市步行系统,并使之纳入城市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整体进程,促进当代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对西方城市成功个案的介绍和分析,探求适合中国城市条件和城市特性的步行系统开发模式和设计原则,并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客观地总结了我国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现况,指出发展中的进步与不足,再就一些具体问题探讨具体的步行系统设计理念。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