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 国内电动公交车发展
在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増长,能源消耗不断加剧,同时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交通工具引发的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是纯电动车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
从2005年北京121路公交车采用纯电动公交车车队开始,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投入50辆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建设一个电池更换站,标志着国内第一次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商用车服务。紧接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投入120辆纯电动公交车,同时配套建设一个电池更换站,我国第一次大规模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商用车服务,并实现高负荷运行,取得了丰富的运行经验;广州亚运会期间,20辆快换方式电动公交车,直接进入商业化运营;2011年,深圳大运会,比亚迪提供200台K9纯电动公交车,成为大运会的一大亮点;2014年,南京青奥会期间,南京更新2530辆能源车,其中包括1000辆纯电动公交车(主城区900辆,江宁区100辆,主要由比亚迪和南京金龙为主要生产方)。至2017年底,深圳市纯电动公交车已达16359辆,实现纯电动化,成为全球纯电动公交车规模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城市之一。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政策以及新能源营运客车等级评定等政策的推广深入,纯电动公交车行业将会继续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纯电动公交车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技术问题,其中调度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城市公交车辆进行科学、高效的调度管理,提高公交的运营效率,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缓解当前城市所面临的交通压力,而且可为城市交通今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电动公交车客流需求
随着公交IC卡系统的出现并开始在公交系统中普遍应用,如何充分合理的IC卡系统采集的信息数据对公交客流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愈来愈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我国学者陈学武根据我国城市公交特点,对公交IC卡的信息采集、处理及应用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戴霄以单条公交路线IC卡信息为例,对研究路线的客流指标进行了分析[1]。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公交领域的应用深入,国外学者Cui利用公交自动收费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数据关联性建立了判断乘客上车站点的模型[2]。国内杨万波提出了利用乘客IC卡刷卡信息和公交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来推算交通小区公交出行的客流情况[3]。
- 电动公交车调度时刻表
公交调度时刻表的编制是整个公交调度中的核心工作,确定调度时刻表的关键问题是发车频率的确定,发车频率的设计决定了公交企业对线路的车辆数目和人员配置,是评价公交系统服务质量的标准。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