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以山西省吕梁市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5 11:19:40

数字经济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证研究——以山西省吕梁市为例

摘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总的来说,各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发展应该结合各地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但是,各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也应有其可以借鉴的共同经验。本文研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以及数字经济带动产业转型的研究,通过总结国内外对于数字经济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研究,以期得出对于资源型城市通过数字经济来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一般经验,这也是之后论文撰写的理论前提。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数字经济;

一、文献综述

1.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

(1)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综述

国外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时间长、内容丰富。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建立阶段、理论发展阶段、理论应用阶段。

理论建立阶段: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加拿大学者英尼斯(Innes)对资源型城市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他提到,“加拿大的文化、政治、历史和经济受到开采和出口金属和矿物燃料的制约”。卢卡斯(Lucas)对资源型城镇转型进行了早期探索,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资源型地区进行研究,将产业升级分为建设期、雇用人员期、过渡期、成熟期四个阶段,由于这一阶段资源型城镇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的趋势还不明显,导致这一阶段的研究还没有考虑到资源衰竭等因素,没有能够对未来资源型城镇发展的隐患进行预测和分析。

理论发展阶段:从 20 世纪 20 年代至70年代中期,美国匹茨堡、德国鲁尔和法国洛林等国外资源型城市开始重视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这一时期,学者们不再仅仅关注某一个区域的研究,而是开始将经济学、社会学及地理学引入到资源型城镇研究中,形成了依附发展理论、资源型社区建设、区域发展理论等。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布莱德伯里(Bradbury J.H),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经济中开发资源的主体企业与分配资源的主体政府是紧密联合的,跨国公司为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并不会过多去关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兴衰,而政府部门通常对跨国公司开采资源给予政策支持与合作,使生产关系合法化。此外,布莱德伯里还认为,资源型城市与其提供服务的中心城市是剥削关系,资源型城市为中心城市源源不断地输入资本、人力和资源,导致资源型城市资源缺失、转型乏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更加依赖中心城市,在一定意义上成了中心城市的“附庸”。此外,布莱德伯里继承并发展了卢卡斯(Lucas)关于资源型城镇发展的理论,又分别增添了衰退和关闭两个发展阶段,推动了理论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