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外贸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内外困境,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帮助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的低迷中找到了新的机遇。跨境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分支,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国内的进出口,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每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认清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与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影响因素、发展策略
国内学者刘克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认为:根据1999 年 8 月颁布的 《 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年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营业总额均在 5亿元以上的划为大企业, 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0 亿元以上为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 5000 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其余的均为小型企业。即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划分标准,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亿元以下的企业,被定义为中小企业。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指的是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个人或企业)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现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层面的总合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是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个人或企业)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现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出口和进口两个层面的总合。跨境电子商务又主要分为五个模式:(1)海外代购模式、(2)直发/直运平台模式、(3)自营B2C模式、(4)导购/返利平台模式,(5)海外商品闪购模式。
国内学者武文、郑航认为在从事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仅仅掌握交流的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商务交流中跨文化的差异常会让双方产生误解,从而增加商务活动交流的难度。如果商务交流中的文化误解或曲解不能及时解决,缺乏文化敏感性的员工通常会犯用自己的文化法则来衡量对方行为模式的错误。如果双方都以自己的文化观念来判断对方的利益和行为, 那么商务交流的目标则难以实现。因此,为了顺利地开展国际电子商务活动,就必须研究文化差异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
国内学者王蒙燕在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互动发展研究中提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涉及到交易磋商谈判、合同签订、国际物流、国际支付结算等诸多环节。跨境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的一种新形式,与传统国际贸易不同的是,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国际收付均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完成,而实现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流转必须通过实体的国际物流,物流的效率、可到达性和成本直接影响着跨境电商的终端消费体验,因此,物流是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重要环节。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方式有邮政小包、国际快递、专线物流(含铁路物流)以及海外仓储。
郭元丽(2015)中国跨境电子商务(B2C)零售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出 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的出口企业多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平台不断涌现,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存在诸多问题如通关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物流系统不完善、企业结汇、退税难、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等、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关于政府层面和企业自身的应对措施。政府需要建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B2C)通关服务系统,简化通关环节,帮助企业收结汇,实现退税,建立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制定政策法律保障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企业自身应提高经营能力,树立电子商务意识,充分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重视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