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整合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日益成熟以及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第五个技术周期”即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使得传统的移动通信产业出现颠覆性的改变。而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电子商务也在我国日益兴起。尽管国内的移动用户和数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增大,并且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势态良好。但我们仍需认识到,较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行业,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产业链主体竞争激烈,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机制不完善,产业链整合存在着各产业链主体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尚未到位,主要盈利模式简单,客户对象范围小等一系列问题。而本文通过围绕我国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整合中的五大要素——用户、服务商、供应商、运营商以及政府,进行产业链整合创新模式探索。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找出这五大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同时提出其内在关系模式——“2 2 1”模式。并着重探究这一模式中五大要素处于怎样状态下,才能平衡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使产业链整合达到最有效果。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 产业链整合; 灰色关联度;“2 2 1”模式
一、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分析
随着2014年中国互联网信息统计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使用率达 83.4%,首次超越传统 PC 整体使用率(80.9%),手机作为第一大联网移动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回首中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十几年,以及新近几年出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无论是其在数量还是经济产量上,第一大地位毋庸置疑。
究其原因,与传统电子商务行业比较,移动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移动交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实现在任何地方通过无线技术直接把电子商务能力提供给用户。其次,移动电子商务效率高,大大节省客户交易的时间。第三,移动电子商务比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更具安全性。移动电话非常强大的内置设置使其比Internet更适合于电子商贸。最后,可以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交易服务(刘鹤,2007),例如美团网就近区域的美食推荐与分享。
当然,我们在看到移动电子商务取得如此骄傲的发展成绩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其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天,我国国内最大的B2B和B2C平台——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如此成熟的条件下,有关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的问题依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加之传统观点的影响,人们对于在线“虚拟”虚拟交易仍旧抱有怀疑态度。移动商务中消费者信任机制的建立是一dynamic process over time.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个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动态发展过程(Jiabao,Lin,2011),这个过程由初始化至最终的完成,少不了信任动力学的研究与成熟。而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具体研究成果尚未明确。其次,物流配送系统中的盲点难以短时间内接触,以及缺乏监控,法律保障之后等(张敏锋,2009),都是阻碍其继续发展的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