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产出增长视角的出口依存度最优选择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占实际产出的比重越来越高,也就是出口依存度越来越大,似乎可以得出出口依存度与实际产出间的呈线性关系。但是在研究浙江、江苏两省时,发现出口依存度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呈倒U型,这意味着存在一个最优出口依存度。本文要做的是通过选取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区域:浙江省和广东省进行研究比较,探究在外向型经济中是否存在最优出口依存度,并找出出口依存度。
关键词:出口依存度; 实际产出; 最优选择;外向型经济
- 出口依存度的涵义
计算出口依存度,一般将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出口依存度,而外贸依存度等于对外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薛荣久(2003)对二者做出评价,认为由于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中具有重叠的贸易额,所以对贸易依存度的计算会把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进行高估。薛荣久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只用出口依存度来衡量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陈家勤(2002)针对我国出口依存度的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出口依存度只能在大体上反应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能具体反映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而不同国家间的出口依存度差异与各自的市场规模有关。各种价格竞争因素和非价格竞争因素如贸易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出口依存度造成影响。
- 出口依存度与实际产出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
- 出口对经济增长研究现状
对于出口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一直为众多学者所研究。从古典经济学提出比较利益理论开始,这个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这些理论包括:早期亚当·斯密的 “剩余产品出路”学说;20世纪30年代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E·哈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来推动经济增长;后以罗默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论述等。
Balassa (1978)利用11个半工业化国家的数据,分析实际GDP平均增长与实际出口增长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支持出口导向增长的假设。同时,通过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出口扩张型总量生产函数,利用基于回归分析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法,分析实际GNP平均增长与实际出口平均增长的关系,同样支持出口导致经济增长的假设。杨全发、舒元认为,出口贸易能否推动经济增长的取决于它能否刺激技术进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他认为只有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才是唯一有效的长期战略,靠本国闲置资源或规模经济效益来促进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
Michaely (1977) 则认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该国家的发达程度有关。他运用秩相关(RC)检验方法分析了41个国家,再将这些国家按照人均收入水平分为两组,发现由其中高收入水平国家组成的一组中,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低收入国家组则几乎为零。此外,国内学者范柏乃、毛晓苔、王双(2005),发现出口贸易增长率对GDP增长率影响显著,而且出口贸易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内在依存关系,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回归关系。随后作者用广义差分回归研究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在1952-2003年我国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1%。
之后,Kavoussi等学者,提出了是否存在一个临界发达水平的问题。Moschos( 1989)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门槛发达水平,证实了在发达水平临界值隔开的两个区域中,出口增长对产出增长的影响不同。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