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学习 社交平台”模式的用户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18 23:30:50

“打卡学习”的模式在市场上出现了近五年的时间,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空前激烈,随着社交平台使用人数的增加,用户低龄化,这种学习模式的病毒式传播更加有效,紧凑的社交平台信息更新形成一种主流大潮,促使移动终端另一头的人产生模仿冲动。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班杜拉将社会模仿学习分为以下四个过程:1. 注意过程。 指观察者将其心理资源关注于示范事件的过程,它决定着个体从大量示范事件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以及从观察对象中获得什么信息;2. 保持过程。指观察者将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有关示范行为的信息转换成表象的或概念的符号表征并存储于 记忆之中以备后用的过程;3. 生成过程。观察者必须生成示范行为,即观察者在外显行为水平上实现示范行为的符号表征, 它是一个不断接近的概念匹配过程;4. 动机过程。如果观察者没有学习被示范行为的动机,那么注意和保持过程不会导致生成过程。

打卡类 APP 可以记录学习时间、内容、进度等,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记录学习情况,通过好友的评论、点赞实现人际传播,同时也为交友互动提供契机。打卡的行为是一种期待的自我表达。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提出,个体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致力于展现理想的自我。借助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功能,用户一键分享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在“前台”表现理想的自我。微信朋友圈是展示自我的传播渠道,“学习打卡”是用户将自己定位为一位优质形象的自我表达。其次,是他人在场的社会表现。我们的日常生活迁徙到网络空间,人们试图“完美地”活在朋友圈里, 自媒体让用户对自己的生活记录占据主动权。所有“美的、优秀的、积极的”内容更是朋友圈常见的生活记录。“打卡”是发布者基于展示自我、吸引他人注意力、赢得他人关注与好感等动机坚持打卡或者补打卡,让用户更加谨慎塑造自己的社会表现形象,把打卡这一过程塑造为在社交媒体上的展示性话题。再者,表现性叙事的社交互动。社交 媒体的广泛使用体现出社交成为社会个体 的重要诉求。美国学者欧文 · 戈夫曼尤 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互动,他的“拟 据理论”提出,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是“演员”,而周围其他人却成了观众 。在朋友圈的环境下,自己就是“演员”,而好友成了“观众”,他们通过评论点赞等活动完成社交互动,在社交互动中,人们更愿意展现出自己优 秀的一面,也会在社交过程中美化自己, 因为这样得到积极回应的可能性更高,将 突出自己的部分展现在“前台”,而将如 何记住艰涩的单词、阅读枯燥的文章、以 及在什么样的环境完成学习这些“后台” 的内容淡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人际和群体传播的力量越来越大,我们经常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接收信息时也会局限在自己所处的圈子里面,久而久之,就会 造成“回声室效应”。“回声室效应”是知识焦虑背景下减少认知成本造成的后果。为了降低信息压力和群体压力,我们首先会选择经朋友圈过滤后的信息, 这就造成我们难以获知圈子外的信息。我们总是希望了解所有的信息,并期待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但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各种信息也实时更新。在各类 APP 不断推送讯息时,我们很难专注于某一条讯息,而是会受到多条讯息的影响, 造成信息接收与解读过程中的持续分心,并且害怕错过。知识焦虑的实质是信息焦虑,面对海量信息时,人们往往目不暇接、难以全部吸收,或只能浅层次地吸收,从而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恐慌。求知欲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要——认知的需要。当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面临问题或任务,并且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时,就产生了探究新知识,或者扩大、加深已有认识的倾向。认识倾向会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强烈的认知欲望,这就是求知欲。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 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这符合人类进步的需要。但现代社会非我的知识无限浩大,仅仅依靠个人的记忆和能力,很难全部遍及。因此,对知识的渴求和有限的时间精力就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形成焦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