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19 19:15:39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P2P网络借贷发展面临挑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分析国内P2P网络借贷产业发展现状、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等具体状况,从文献梳理视角,大量参考国内外P2P网络借贷理论及实践现状,监管立法的国际经验。从网络借贷的起源、现状、挑战及对策几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提出应对P2P网络借贷中产生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对策

P2P网络借贷在国内发展已有若干年,作为发展最为快速的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P2P网络借贷的出现既满足了民间借贷需求,也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监管滞后、无法可依的问题。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对今后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都面临不少挑战,需要综合考虑本国社会特征、国家制度建设的程度、既有的市场行业格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吸取和借鉴国外的教训与先进经验,研究相应的应对之策,有助于P2P产业的健康发展与突破创新。

关于P2P网络借贷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P2P网络借贷的特征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P2P 网络借贷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其本质是借助互联网渠道和平台信用支持,使借款人和投资人的需求方便快速地匹配,进行资金融通、支付结算和民间借贷等活动。P2P网络借贷的初衷在于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渠道来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服务小微面临的困难,具备易操作、速度快、方便、简洁等特点。除此之外,(王怀庆等,2015)P2P借贷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贷款方式和借出对象的特权,因此P2P借贷中的信息流更加频繁和透明。其次,P2P借贷使用完全不同的信用审计方法,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模型来预测信用审计的风险,信用审计是P2P借贷流程中的关键点。

互联网金融的雏形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第一家纯互联网银行SFNB在美国诞生。随后互联网金融开始在欧洲及日本等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网络借贷领域起源于2005年英国的Zopa。目前名气最大的个人借贷网站是 2006年上线的 Prospe。王达(2014)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存款利率管制尚未解除,商业银行负债脱媒已经开始,又适逢由电子商务企业主导的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因此,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正面临着类似于美国 70 年代和 90 年代两次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的叠加冲击。因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和情况较美国更加复杂。

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发展相对缓慢。陈曦(2015)认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我国的经济特征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国内银行对利率的把控使得负利率压制了经济的发展。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融资类型以间接融资为主,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其次,我国大部分居民的财富水平较低。数据显示,低财富收入水平的家庭数量占中国内地家庭总数的94%,我国市场主体多为资产水平低的普通家庭客户,几乎没有能满足融资需求的传统金融渠道。

  1. P2P网络借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2013年以来,基于投资者缺少投资渠道、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不完善,贷款融资困难、信息不对称、沟通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我国互联网借贷产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但在高速增长之时,负面事件的爆出以及本身存在的各种风险使 P2P 借贷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6 年,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增长至近 4000 家,交易金额突破 2 万亿元,同时,出现跑路、金融欺诈以及非法融资等问题平台的数量激增,由于不同问题导致倒闭的平台数量高达 1400 余家。2017互联网监管元年,P2P平台数量降至800家以内。(付睿琦,2018)总结原因如下:第一,我国征信产业发展仍不完善,尚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条件。第二,P2P 平台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平台盈利困难。第三,监管政策频频颁布,P2P 平台面临政策风险。第四,P2P 产业风险复杂,消费者维权困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