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2023-02-27 22:04:32

1.国内研究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剧,目前已成为朝阳产业的影视产业也获得快速发展。

自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产业纳入支柱产业以来,国内对于影视产业贸易的研究迅猛增加。

国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011)从国家战略性高度认为:发展文化贸易有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

李薇、徐佳佳(2010)基于钻石模型从产业层面比较中美两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深入分析两国的需求状况、经营状况、融资渠道、相关产业和出口竞争力等指标,指出我国的影视产业出口竞争力较低。

方蕙、尚雅楠(2012)基于1997-2009年发展后动态钻石模型,对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后,也得出类似结论:中国文化贸易发展迅速,开放度逐年提高,但整体竞争力较弱,仍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周彬(2015)提出我国影视出口贸易逆差的局面急需改善,应当大力发展中国影视产业,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拓展市场,发挥我国自身的优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最终达到改善贸易逆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结果,同时也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王冬月(2014)认为,影视产业的发展不仅在经济层面上可以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我国文化外传播,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王周博(2013)认为当今国际分工格局不利于我国影视产业发展,另外我国影视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文化折扣明显,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从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进而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增强汉语的国际话语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