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外贸竞争压力空前增大,中国外贸竞争优势转换青黄不接,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如何提高纺织行业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此类问题已有以下研究。
雷锐 王文君 陈琼 邓超寅(2015)认为:各国从化学品、节能减排、食品安全角度提出的法规和标准均在不断水涨船高,提醒相关企业应当警惕这一趋势,提前制订好产品市场策略,灵活规避不必要的市场风险。
陈 晓 王婷婷(2015)在分析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基础之上,探讨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贸易出口所面临的的困境,并从培育纺织服装技术和战略管理型人才、加快行业标准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行业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提出破解当前困境措施,以推进我国纺织强国目标建设。
陈小宇(2012)认为:1.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遭遇了程序上与实体上的不公平2.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遭遇不公平的程度严重。
贸易壁垒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后,相对于关税壁垒提出的是新贸易壁垒,其中包含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其包含的绿色贸易壁垒。已有以下研究。
Charles Arden Clarke(2017)认为:欧美日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伙伴国,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中国纺织业冲击较大,中国纺织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实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中国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举措。
钱江美,赵君丽(2017)认为:从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从长期来看技术贸易壁垒是带来积极影响的,但是从中短期来看带来的是负面影响,所以要承认技术贸易壁垒的有用性,但是我们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去应对它。
何向骏(2015)认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非生产性支出增加明显,产品价格优势下降。设限国家以此剥夺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接单机会,减少了从我国进口纺织服装的数量。设限国家对外通报我国产品不合规、不达标数据, 严重影响我国产品的国际声誉。绿色壁垒成了新的拦路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大调整。
孟雪(2011)认为: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这是后配额时代纺织品贸易的必然产物,我们不能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大多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具有名义合理、手段隐蔽、实施灵活等特点,而且扩散效应尤为明显,加之我国纺织品行业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作用就越发明显,攻克起来也越发困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