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Joy参展商结构数据分析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2022-08-14 10:55:45

China joy参展商结构数据分析及其应用

摘要: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作为国内最大的,并且具有官方组织背景的电子游戏展会,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体。作为一个展会品牌,它具有普通展会的共性,对于参展商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要结合一般展会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我国的政策和国情,以及电子游戏产业作为虚拟经济的因素,此类展会也有其特殊性,需要对该展会自身独有的报道进行分析。笔者参考的文献,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努力做到矛盾的相统一。

关键词:一般性; 特殊性; 文献参考; 展会品牌

一、China joy参展商结构类型变化

China joy对参展商的选择标准很复杂,因为并没有直观的数据显示主办方的筛选标准,但是笔者相信无论怎么选择,世界上任何展会的组委会一定是以利润为第一目的的。

芳华(2014)在《China joy:从游戏展会管窥中国游戏进化》中提到过,参展商想要参加China joy,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官方邀请,二是参展商申请,两者的待遇可谓截然不同。前者和China joy的关系是相互支撑,China joy需要这些国内外大品牌支撑起整个展会的框架,用他们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这些大的厂商也需要这个国内最大的游戏展会,准确的说是这个展会所带来的巨大客流量来达到自身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推广自家的软硬件,宣传活动,扼杀竞争对手,抢占市场先机等等。

由于动漫电子游戏的分类极其宽泛,同时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极其庞大的参展商群体,从2004年到现在China joy参展商的结构变化是没有办法过于详尽描述的,大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韩国——中国——百花齐放:2004年China joy诞生之初,国内对待游戏的观念仍然是保守的,相关产业也与当下差之甚远,现在的许多互联网大佬,在当时还只是小厂商,加上日本大厂当时仍然采取闭门造车的政策,欧美厂商还未杀入中国市场,周雪芳在2009年的报道中曾经提到,第一届China joy几乎被韩国的网游垄断,在一号馆的盛大成了中国游戏业界的唯一一块遮羞布。张绪旺(2012)的许多数据则证明了,其后国内陆续开放了相关政策,加大了对国内网络游戏产业的扶持力度,展会中高质量国内厂商的比重开始上升,最重要的一号馆陆续有国内公司入驻。2010年后,欧美和日本厂商逐渐重视中国市场,China joy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低质量——良莠不齐——良币驱逐劣币:中国国际娱乐数码展览会历史上一个抹不去的黑点,也为这个展会带来了极大争议的关注点————show girl,展台上模特的出现完全是参展商自发的,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想出来的营销方式,最后却变成了扩大China joy品牌影响力的利器。Show girl的质量比游戏质量更能吸引客流量。游戏厂商意识到这一点后在当时还不完善的政策下肆无忌惮的打起了色情擦边球。作为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组委会自然也是默许这种行为,由此在展会上引进了一大批游戏品质极其低劣,模特在展前跳热舞的厂商。国家大大小小整治了无数次,实际见到成效也只是最近两年,观众的注意力重新放到了游戏品质上,挽回了在十年间已经被败的一干二净的China joy品牌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