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2022-11-15 21:02:50

文 献 综 述

正如蒋勋[1]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书中所写,美是一个看不见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反映在企业上,会创造惊人的产值与财富。艺术金融是一个崭新而美丽的市场,在这里注定会发生新的传奇,书写新的历史。

马健[2]认为,艺术品金融时代的到来,同时催生了艺术银行服务、艺术品质押融资、艺术品投资基金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在内的艺术品多元化商业模式。而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体呈现出持续而快速的增长趋势,契合了国际艺术品产业化和艺术品金融化的总体趋势。

而在艺术金融领域,拍卖行可谓一枝独秀。拍卖业的日渐兴起,无疑成为艺术金融领域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是艺术市场的龙头企业。

艺术品投资市场是除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之外的世界公认的第三大投资市场。唐祥云[3]认为,艺术品投资的主要途径是画廊一级市场和拍卖市场二级市场,其中绝大多数交易是通过拍卖市场进行的。而Faruk Gul和 Ennio Stacchetti[4]提出,拍卖会并没有那么简单,它作为一种引发需求信息的方法,也是一种战略游戏,因此如果没有必要的战略准备,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对于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梅立岗[5]认为,我国拍卖会发展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1995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初创期、1996-2002是稳步发展期,2003至今则是加速发展期。目前,新的拍卖机构不断出现,拍卖品的种类也不断发展,交易量与交易额进一步放大,整体不断发展,但距离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

艺术金融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对艺术品价值的估值。魏鹏举[6]认为在艺术金融比较成熟的区域,艺术品价值评估是通过市场交易信用、第三方独立评估、风险担保等一系列机制来实现的。那么文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价格到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拍卖是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指由专门从事拍卖的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竞购,把动产或不动产按照逐件或逐批以击槌成交的方式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赵冰[7]提出,在拍卖行为中艺术品会呈现出几种价格:首先是买卖双方商定的保留价,在这个基线以上竞买行为就可以达成。其次是预估价,在拍卖机构发布的文宣资料中都会给出艺术品的预估价,一般是一个包含从最低到最高的价格区间,是拍卖行预先对拍卖标的进行价位预示。第三个价格是落锤价,是作为最终的成交价格对艺术品的本次交易行为给出买卖双方的价格共识。然而预估价和落槌价之间往往存在价差,而落槌价才是拍品最后的价格,那么落槌价主要受哪些影响呢?

首先,价值决定价格,但是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在文化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影响供求的主要是买房偏好以及当时的市场偏好。唐祥云认为[8]艺术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功用是满足人们某种精神文化上的需求。虽然人们在精神文化和艺术欣赏方面的偏好相对稳定,但时间越长,艺术偏好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随着人们偏好的转移,艺术品价格也会开始波动。

其次,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投资者和拍卖公司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唐祥云认为[9]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代理人的行为与委托者的利益最大限度的一致。由于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相对于委托人而言,代理人拥有更多的信息,这种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两种,一是逆向选择,即在交易前,信息居于劣势的交易方不能正确选择高质量的交易对方;现象二是道德风险,即在交易发生后,有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而故意采取有利于自己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