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8 11:20:50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 跟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成型并发展壮大,加之互联网终端与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第三方支付的规模迅速扩大,用户量大幅度上升。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第三方平台的业务范围开始从线上扩展到线下,从互联网金融范畴扩展到传统金融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金融的代表行业—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第三方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开始出现交叉,竞争日益加剧,而商业银行面对第三方拥有的先天优势,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产生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总量上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并且分别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三大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的状态和水平,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汇总,得出对互联网金融现状全面准确的认识。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的影响,从理论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第三方平台对银行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和客户资源的冲击,第三方凭借在自身定位、个性化服务、用户资源方面的优势,抢夺商业银行的存款和客户资源,分流银行的贷款和中间业务,使得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突然加剧。之后文章运用实证方法,选择了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与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之比、新克强指数、银行成本收入比、银行总资产规模和不良贷款率六个变量,量化研究了第三方平台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从而对上文的理论分析进行验证。从实证结果来看,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盈利能力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与理论研究部分的结论一致。最后,结合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路径提出建议,从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和推进自身发展创新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合理解决利益碰撞、信用评级信息和客户资源共享、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创新、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开发完善电子银行、创新营销模式和创新经营理念,从而,商业银行可以在借鉴第三方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互联网金融

一、文献综述

谢琳、卢建军(2003)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是我国比较早期的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研究,通过对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的归纳理解,总结出第三方支付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数据处理进程。候涛(2005 ) 研究了当年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数量等基本概况,同时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市场出现竞争的原因。郑细书(2009)重点研究了支付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汇总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分类。任曙明、张静和赵立强(2013从双边市场角度阐述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特征。郝身勇,陈辉(2015 ) 认为第三方支付主要影响商业银行的自身网络系统。

在讨论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影响方面,刘敏、王琴(2009)网指出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促进了在线交易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份额。付俊平(2012 ) 认为第三方支付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并且由于第三方支付的便捷优势,使得随着其的不断发展,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量被不断压缩,逐渐降为次级中介。严政(2012 )指出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对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影响较大,从而减少银行利润。

吴嘉俊(2014)指出在短期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份额与手续费收入受第三方支付的影响较大,在长期商业银行应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积极寻求合作,弥补自身缺陷,扩大市场份额,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增强盈利能力。张拓(2014 gt; }通过研究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发展的案例,对国内银行业与第三方支付的融合提供策略建议,从而整合现有资源,促进自身发展。

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电子商务中存在着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由此激发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国内外对此有着丰富的研究。电子商务在美国兴起,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全球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己经出现了很多,Pay Pal是典型代表。Anna (1999)提出第三方的认证给平台购物带来好的影响,有助于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增加安全感,他认为存在了网络信用机制,即在网上购物时,将用户历史行为形成历史信息,分析整理做正式的信息来表示商业信用,交易双方便可以搜索信任的对象进行交易,这隶属在线的信用系统。Lindskogamp; Nilson(2001)发现第三方支付平台能有效地解决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信誉问题,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解决电子商务容易出现的诚信问题的良好办法[2]。Cecelia Kye(2001)研究了欧盟市场中与第三方支付有关的监管及管理部门政策,欧盟把第三方支付企业认定为电子货币机构,在监管货币机构的同时也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了控制Dan J.Kim(2005)提出建立互联网线上交易的信用模式,并以eBay公司为例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进行了深入分析 Hsie等(2005)则介绍了电子商务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以及Paoal如何在台湾宣传推广。SolomonAntony(2006)等人认为在C2C市场上,商品价格、诚信度和卖方的信誉能够对买方在交易过程中是否选择中介服务产生重要影响。杜文中,付俊平(2012)构建了微观经济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了第三方中介平台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存在的必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