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汇率与股价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成熟的理论来解释:商品市场理论(Dornbusch amp; Fisher,1980)和资产组合平衡理论(Branson,1983)。
商品市场理论主要从经常项目账户或贸易平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本币升值可以同时减少出口和增加进口的作用。商品市场理论即由Dornbusch和Fisher提出的流量导向模型,该模型表明汇率与股价之间的关系为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因果关系(Dornbusch amp; Fisher,1980)。我们可以从两种情况来表述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一种情况是本币升值的情况。从出口的角度而言,在商品的出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汇率升值,则该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将会上升,从而降低了国外进口的意愿。从进口的角度而言,在商品以外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汇率升值,则该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将会下降,从而刺激了本国进口的意愿。这意味着本国企业会取得更少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进而使本国上市公司的股价随之下跌。第二种情况是本币贬值的情况。从出口的角度而言,在商品的出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汇率贬值,则该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将会降低,从而刺激了国外进口的意愿。从进口的角度而言,在商品以外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汇率贬值,则该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将会上升,从而降低了本国进口的意愿。这意味着本国企业会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进而使本国上市公司的股价随之上涨。因此,汇率波动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与进出口贸易量的不平衡程度。其理论上的传导机制是汇率波动-gt;产品需求-gt;上市公司收益-gt;股价。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这种理论慢慢的暴露出两点缺陷:一是该理论所基于的汇率影响一国进出口贸易量的分析方法本身就与现实情况相悖,汇率对于一国进出口贸易量的影响取决于该国的贸易结构和企业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像中国这样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家,汇率的上升不一定会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进而不一定会提高本国上市公司的收益;进而不一定会提高本国上市公司的股价;二是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可能会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出现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现象,也就是说,即使汇率的上升会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进而提高本国上市公司的收益,本国上市公司的股价也不一定会随之上涨。
资产组合理论主要从资本项目账户出发来说明汇率与股价之间的关系,认为同其他商品一样,汇率的水平也取决于外汇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资产组合理论即由Branson提出的股票导向模型,该模型表明汇率与股价之间的关系为股价到汇率的单向因果关系(Branson,1983)。我们可以从两种情况来表述股价到汇率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一种情况是本国股市处于牛市阶段的情况。当本国股市处于牛市阶段时,则本国股价将会上涨,出于逐利的目的,外国投资者会将其资本投入本国市场,大量的国外资本的涌入肯定会增加市场对本币的需求,从而使得本币升值。第二种情况是本国股市处于熊市阶段的情况。当本国股市处于熊市阶段时,外国投资者将会抛出他们所持有的国内上市公司的股票以避免损失,抽出资金逃离本国市场,本国股价下降意味着国内财富的减少,国内投资者也会因为财富水平的下降,减少了对本币的需求,并倾向于将其资本投到其他市场来获得更好的回报,这会导致本币供给的增加和外币需求的增加,从而使本币贬值。其理论上的传导机制是股价-gt;财富水平-gt;资本流动-gt;货币需求-gt;汇率。
然而,这种理论也有不可弥补的缺陷,那就是该理论只有在一国的资本流动较自由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如果一国对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流动存在较严格的管制,即使本国股市处于牛市阶段,国外资本也会因为资本流动管制而无法自由进出本国股市,从而国外资本不会对本国股市造成很大影响。
从上述两种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品市场理论和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对汇率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的解释是相反的:在商品市场理论中,汇率和股价是正相关的,汇率上升时股价也会上升,汇率下降时股价也会下降,汇率波动引起股价波动;而在资产组合平衡理论中,汇率和股价是负相关的,股价上升时汇率反而下降,股价下降时汇率反而上升,股价波动引起汇率波动。
(二)研究主要成果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