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作为Scratch 的发源地,同时也是Scratch 教学研究、推广、应用的中心。目前,美国在小学阶段设置了Scratch 编程课程,希望通过编程教育进一步推动STEM 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工作必备的技能。此外,一些知名大学也在推广Scratch。例如哈佛大学的“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课程(简称CS50),2017 年该课程将Scratch 列为第一周的学习内容;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也设置了以Scratch 为平台的相关课程。自2008 年起,每两年世界各地的Scratch 研究者、教育者们就会参加一次美国举办的Scratch 课程研讨会,共同交流、讨论Scratch 领域的进展情况。每年的5月14日则是美国的“Scratch Day”,该活动主要面向K12阶段(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学生们。
2012 年,欧洲在巴塞罗那举办了“Scratch 欧洲年会”,探讨如何有效地将Scratch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同年开始建立起本土化的Scratch 技术社区。英国最早将Scratch与课堂结合起来,自主构建了Scratch 免费学习网站,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块、难易程度自由选择课程。在英国,推广Scratch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循序渐进地理解计算机的程序结构。多所英国大学也进行着Scratch 相关硬件的研究,例如华威大学的“Scratch 传感器课程”,通过动手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民间公益组织“Scratch-日本”的推动下,日本开发了与Scratch 相关的网络教材,内容以动漫制作为主。2013 年9 月,日本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出版了Scratch 教材,一方面详细介绍该软件,另一方面为学习者展示了程序设计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的案例。在日本的创客文化节中,有很多以“Scratch 学习”为主题的工作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培训活动。
国外以“Scratch 教学”为主题的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将Scratch 作为辅助工具,培养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能力;第二,从程序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可视化的编程环境帮助学生构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第三,将Scratch 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为现有的学科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2.国内研究现状
(1) 文献检索和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