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计算机在国内医疗系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促进卫生信息化的发展,从1998年起我国就已经开始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深入的信息化改革。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和探索,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医疗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而HIS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ospt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阶段和临床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Hosptial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HCIS)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一个是注重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如财务管理,药品管理,人事管理,收费管理等,主体在于医院,一个是注重于病人的信息化管理,如个人信息管理,病史信息管理等。而目前各个医院都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医疗管理系统,通过医疗管理系统,医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信息系统的诞生,意味着医疗机构每天会产生大而杂的数据类型。大,是因为医院的人流量大。杂,是因为每一家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都是由不同的产商分别建设。由于早期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中,不同的业务系统大都是由不同的产商分别建设,包括底层数据的设计,接口类型,开发规范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每一家医院所产生的数据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普及,院内各业务系统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变得越来越频繁。而由于院内各业务系统,医院与医院之间的数据格式的差异,导致信息共享也就变得十分困难,这也对区域医疗,分级诊疗以及建立病人信息档案也变得非常困难。
医疗系统已经运行了十几年,已经产生了非常庞大的数据。而目前如何使用这些海量数据,如何使用这些数据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这些海量数据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格式复杂,导致无法发挥这些海量数据的巨大价值。而且,目前由于每一个医院的各个业务,如电子病历,影像,诊断,手术等系统分别由不同产商建设,造成了“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现象的存在。导致医护人员在查询一个患者信息时,往往都要登录到多个业务系统,才能看到该患者的信息全景。这样的工作流程很不人性化,目前成为医护信息化工作效率低的一个致命关键点。
(二)研究主要成果
而针对当前医院各业务之间,各个医院之间所产生的数据格式不一致的现象,目前各地级市医院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案来打通“信息孤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北京协和医院集成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全院标准数据集与共享文档库,为医院提供更完整的数据资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院内数据利用、数据上报、管理、临床教学、科研和循证提供了安全的数据服务。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