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大厅VIP客户识别与迎宾服务系统文献综述

 2022-08-12 11:33:24

一、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的酒店,在大厅中多采纳使用了迎宾机器人,为顾客提供智能化的迎宾服务。而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国外的起步是要早于国内的。最早的迎宾技术起源于日本,该国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主要酒店场所采用智能化迎宾机器人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贴心安全的服务,因此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日本是处于领先位置的。在本世纪初,日本AS公司发布了双足机器人,不仅在外形上拥有人形,而且还配有智能识别、语音播报等技术,受到服务行业的大力推崇。之后在2003年,由Sony研发的新型机器人在保留原有人形的外观下,增加了娱乐、服务等附加功能,并在机器人顶端安装摄像头,对进出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扫描,并可以实现存储用户信息的目的。

除了日本之外,韩国对迎宾技术的研发和发展也尤为迅速,并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给予技术指导和政策红利。韩政府曾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战略文件,指出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前进,拉近与技术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并鼓励在主要服务场所尝试推广使用服务机器人,并与韩国主要的几家电子产品制造商如Samsung、LG等达成合作关系,推动迎宾技术的进一步落实。

除了亚洲之外,西方国家对迎宾机器人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可以说是机器人之乡,目前美国的迎宾机器人已经发展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条,包含机器人芯片的制造、机器人的自动控制系统、AI智能系统等都相对比较完善,并诞生了诸如Packbot、Roomba等知名品牌。同样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机器人技术也相对成熟,机器人产量与使用量也位于世界前列,欧洲国家除了在迎宾机器人数量上遥遥领先,而且也对迎宾机器人的功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如有专门的针对老年人的识别系统,以及专门针对身体不便的残疾人士的帮扶程序,都有效提升了迎宾机器人的服务效果和用户感受。

而我国的迎宾技术虽然在整体上滞后于西方国家,但在进入新世纪以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我国对于迎宾机器人的研发还是以高校科研为主,投入量产使用较少。部分的试运行的迎宾机器人配有语音对话功能等,并在上海世博会、北京园博会等场合大放异彩。

(二)研究主要成果

1.情感需求设计进展

由于服务型机器人针对的是用户的情感需求进行一定的反馈并提供服务支持,因此智能机器人应根据客户情感需求变化进行分析,并将这种分析程序纳入到产品的使用环节,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服务型机器人的功能,而迎宾机器人也不例外。在这一方面,有许多学者都提出自己的见解。王晓晖(2018)就在《基于用户情感需求的迎宾机器人造型设计研究》一文中指出,迎宾机器人的情感获取方法应主要从人、环境和产品三方面入手,他着重对比了不同使用场景与语境下的情感需求变化,并以银行和幼儿园的场景作为对比,指出人物的面部表情、身体仪态、环境适应性都是影响其分析需求变化的重要指标。

同时在对用户情感需求进行判定时,需要借助相应传感器设备进行环境识别。如苏衍保(2017)在《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迎宾机器人避障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可以利用红外传感装置、超声波传感装置以及电子罗盘等技术,对机器人所在的环境信息进行捕获和分析,通过分析判断,选择适合当前环境的运动行为,可以实现人机交互、规避障碍等目的。与此相类似的研究还有韩昊旻(2019),他在《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迎宾机器人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中,突出了环境排除干扰,通过构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以服务型机器人作为硬件载体进行姿态融合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Move Base导航系统和栅格路径规划方案,并证实这种方法是可以提升机器人的导航精度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