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文献综述

 2022-08-19 14:21:35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代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等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在出生后最初的几年是脑发育变化最迅速的时期,而且大脑的可塑性很强,所以确保儿童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从出生开始的幼儿早期教育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婴幼儿托育机构也随之兴起。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和决策者也普遍认为,婴幼儿服务的质量取决于受过良好教育、有经验和“有能力”的工作人员[2]。要有效提高婴幼儿服务的质量,就必须将婴幼儿的照护服务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加强对各个部门的全过程监管。

西方发达国家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起步较早,政府对其高度重视,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新的教育计划被不断推出,幼托机构也在不断多样化发展,以满足各个家长不同的需求。张敏在2012年发表的《美国发展 0-3 岁早期教育的经验及启示》[3]一文中介绍了美国政府对早期教育的态度及其举措,保证早期教育经费的投入、企业积极支持幼托机构的发展、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科学引领、专家与教师积极参与早教方式的研究等方式都是美国积极投身早教的体现,建立并健全了整个从业者教育培训的系统化工程,这也使得美国的早教事业成效显著。

而我国现阶段由于“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使得我国对幼托的需求不断增大,政府也意识到民众对托与服务的强烈需求,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6],在之后的会议上,也多次强调了办好幼托服务的重要性,使得我国的幼托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但是我国的早期教育服务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主管和监管部门不明确、幼托机构缺乏规范和监管导致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各个省市也积极提出解决方案,包括上海公共托育服务体系[7]、南京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8]、南昌市0-3岁儿童教养的综合服务[9],但是目前为止,真正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实现对整个服务体系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的案例并不多,更多的还只是纸质的、零散化的管理,没有充分的将所涉及的各个部门联系起来,其中上海已有“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育幼服务信息管理平台”,针对上海市托育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如缺少一个系统的、公开的平台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及之前的联系、各个机构的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家长无法系统地“货比三家”来挑选出最合适的早教机构等,通过这样一个管理平台,来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托育机构,使之标准化,让家长可以全面的了解各个托育机构。本文主要研究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这与本文所研究的相同的是该系统根据“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思路,明确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责,通过线上的各级轮流审批的方式来让社会力量申办托育机构,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也为幼儿家庭提供了托育机构指导站的功能。不同之处在于我所研究的课题充分调研各级政府、社区、托育机构及家长的需求,从申办托育机构、托育机构审核通过并公开、家长查看各个托育机构信息并选择报名、托育机构审批儿童入园及办理、社区服务中心发布一些线上与线下活动、重大事件等操作一站式的完成对整个早期教育的追踪。

(二)研究主要成果

现已有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育幼服务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通过Web的方式对上海市3岁一下幼儿托育机构进行管理,有举办者申办托育机构和社会公众查看托育机构两大功能模块。

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育幼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结合婴幼儿照护服务实际,包括管理者(民政部门、工商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住建部门、卫生计生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举办者、游客等多个角色,为他们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做到在优化服务、加强管理、统计监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海市对于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也迎合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幼托事业的发展的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