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座位预约用户端的设计和开发文献综述

 2022-08-19 14:22:31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7年1月9日,张小龙正式启动小程序,发布于2017年的微信开放类专业[2]。微信小程序,缩写为小程序,或者缩写为XCX,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和安装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相关应用程序的功能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对应的小程序名,并且使用微信小程序并不占用手机内存。在全面开放申请后,以公司为主的开发商,政府、媒体、其他组织或个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小程序。小程序、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是并行的系统。微信小程序将“微、轻、小”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移动用户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根据腾讯2017年最新披露第四季度财务报表中,微信的月度活跃账户达到9.886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2%。春节后,微信用户月活跃度超过10亿。社交和其他广告收入增长了68%,达到82.4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微信朋友圈广告收入增加。同时,腾讯优化了微信用户界面以更好地突出小程序。

目前,越来越多的APP也推出了自家相应的小程序。在小程序出现之前,如果我们想要在手机上享受一些快捷方便的功能和服务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下载各式各样的APP,比如手机淘宝APP,就占掉大约600M的内存,比如美团外卖,将近使用了900M的内存。这些各式各样的APP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占有我们的手机内存,一部手机买来没多久,手机的内存就告急了。实际上,有不少的APP我们并不经常使用,但是它们却要在手机里占一席之地。小程序的出现,可以帮大部分用户解决这样的烦恼,用户在使用小程序时不仅可以享受到各式各样的服务,还不用下载大量的APP,节约了大量的手机内存空间。

现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采用远程座位预约的方式。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学校,用户通过图书馆预约系统选择预约时间和空位,在到达图书馆后,通过一体机识别校园一卡通签到或使用手机扫描座位上的固定二维码签到。但现有预约系统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贾媛媛、潘杏仙在《高校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使用情况调查与思考——以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5]中对安徽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试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目前预约系统的功能仍存在:系统未能及时将违约次数达到上限的人员加入黑名单、偶有系统数据与实际座位不符的情况、存在代刷卡占座现象等缺陷。

传统图书馆座位预约有图书馆一体机预约、网页预约、APP等形式。近些年来,座位预约小程序逐渐增多,使用的方式与APP大同小异,但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微信,小程序不需要下载,可以直接依托微信平台进入,比APP更方便,更轻量级。

(二)研究主要成果

现已有基于小程序的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设计与实现[4],该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的方式进行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实现对图书馆的座位信息、用户信息、预约记录信息等功能的管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