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各种智能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智能系统中经常需要身份识别以便提供个性化服务。身份识别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传统方法中主要是通过一些具有个人身份特征的事物来鉴别,比如证件、钥匙等身份标识物品,或者是用户名和密码之类的身份标识知识。在一些要求比较高的系统中,一般将这两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例如我们在使用ATM机时,只有ATM卡和密码都正确才能访问特定的用户并进行一些列操作。但是传统的身份鉴别方法缺点是相当明显的:身份标识物品容易丢失或被伪造,身份标识知识容易遗忘或被盗取。这个时候身份鉴别就是天方夜谭了。如果利用每个人本身的生物特征如人脸特征,指纹等等就能达到相当好的效果。这使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焕发光彩。由于微电子和机器视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高性能自动识别的技术可行性越来越高。近年来兴起的人脸识别在众多生物识别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人们更多的是在电影中看到这种技术的神奇应用:警察将偷拍到的嫌疑犯的脸部照片,输入到电脑中,与警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比对,并找出该嫌犯的详细资料和犯罪记录。这并非虚构的情节。在国外,人脸识别技术早已被大量使用在国家重要部门以及军警等安防部门。在国内,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安、金 融、网络安全、物业管理以及考勤等领域。
在过去的几年,作为图像分析和理解的最成功的应用之一,人脸识别最近收到了极大的关注。这种趋势至少两个原因: 第一是广泛的商业和法律执行应用程序,和第二个是可用性的可行的技术经过30多年的研究。即使当前机器识别系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他们的成功仍然由许多实际的应用程序所施加的条件限制。换句话说,当前的系统离人类的感知系统的能力差得很远。
《Face Recognition: A Literature Survey》提供最新的重要的调查仍然和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的研究。该文调查有两个基本动机: 第一个是,提供现有文献的最新审查;第二个是,要提供一些深入了解计算机人脸识别的研究。此外,介绍了心理物理学研究、 系统评价等问题的光照和形态变化的相关主题。
2. 研究意义
人脸识别是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同时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意义。人脸识别技术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它覆盖了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如今,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FRT在实用应用中仍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因为人脸五官的分布是非常相似的,而且人脸本身又是一个柔性物体,表情、姿态或发型、化妆的千变万化都给正确识别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如何能正确识别大量的人并满足实时性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人脸生物特征的身份鉴别具有以下优点:
(1)用户易接受:操作简单,身份识别度高,识别速度快。
(2)防伪性能好:人脸特征被伪造或被盗可能性很低。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