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币软件源代码分析文献综述

 2022-11-13 14:29:57

文 献 综 述

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截至2013 年10 月底,中国比特币每天交易量上升到10 万个,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市场。

比特币网络作为一种价值传输网络,至少具有技术、金融和社会学方面的三重属性。在技术角度上,比特币网络协议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价值传输协议,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不由任何第三方操纵、不可篡改的庞大公共记账系统。这套记账系统所依托的区块链技术,通过约每10分钟诞生一个区块的形式记录全网数据库所有的交易行为,确保了不会发生重复支付和虚假支付的情况。区块链技术目前已经被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拥有革命性的意义,而比特币只是依托于此的一种应用形式。在金融角度而言,比特币可被视为类似于电子黄金的数字投资品或全球性的标准化数字资产。它的总量恒定、易于携带、受众广泛、交易成本低并且有非常巨大的想象力空间,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相信它具备投资价值。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互联网代表了信息自由化的思潮,而比特币代表了金融自由化的思潮。一种完全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不依赖任何单一权力机构发行,并且在跨国境、跨币种转账的过程中,能够不通过银行体系实现价值传递,比特币被认为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有机会改善现有全球金融体系低效率、高成本等诸多问题,这是它的社会学意义。

我们知道,比特币是一种由区块链技术衍生出来的电子货币,维基百科上“Block Chain”,直译过来就是“由比特币衍生出的一种加密货币序列交易的数据库技术”。那么我们可以定义为区块链是指以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借助数学算法集体生成一系列有序数据块,并由其构成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区块链技术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节点,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相关联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交易数据,并且生成秘钥用于验证其数据的有效性和链接下一个数据块。其中,每个节点由一系列存储全网信息的数据区块链接而成, 如比特币系统中的每个区块存储的是某一时间段的全球比特币全部交易数据,每10 分钟通过算法,生产新的模块,以此类推,滚动记录交易信息。区块链技术具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去中心化,没有中心核心系统,没有一个中央的支付清算机构,节点间直接信息交互,任一节点损坏(或管制)不会影响全网运行,交易效率高,成本低,业务连续性大大提升。二是去信任化。不同于传统基于政府信用或法律法规强制的信任模式,而是借助开源算法,使得系统运作规则公开透明。在这种模式下,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需互相信任,可以匿名,同时每笔交易都会被真实记录,以防止数据被控制和篡改,可以有效避免信任主体的违规行为。三是集体维护。支撑金融系统的交易,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从区块链本身看,单个机器计算能力可能不高, 但通过分布式点对点模式,使得计算能力大大提升。四是安全数据库。单个节点可能会被暴力修改,但因为交易数据是分散到全网各个节点,单个节点的数据修改不被全网认可的。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现状,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除了在虚拟货币已开展实际应用外,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仍以探索性实验为主。但该技术在简化结算过程,降低交易成本上的巨大潜力,让众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为之侧目,并已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目前,包括摩根大通、西班牙BBVA、高盛、瑞银、桑坦德银行等一大批国际先进同业,或通过自身的创新实验室和产品孵化器,或采用股权投资创业公司方式,开展区块链探索和实验。从方向上看,全球银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初期关注点,主要集中于支付领域。目前,国内的支付关键系统,包括央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各银行自身核心系统、银联系统等,是一种典型中心化的模式,而跨行交易手续费较高,大额交易时间长,某个系统关闭或者出错, 会导致交易无法实现。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使用分布式核算,而非由第三方中心管理,所有交易都实时记录在类似于全球共享的电子表格平台上(数据通过加密无法破译和篡改),只要不全球断网断电,每一用户都能凭密码查询交易状态,资金实时清算,效率大大提升。

比特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两大风险:一是国内比特币交易的投机性很强。当前比特币的最大风险是价格暴涨暴跌引发的投机风险。仅2013年以来,比特币的价值已经上涨了92倍。由于比特币市场容量较小,交易24小时连续开放,没有涨跌幅限制,价格容易被投机分子控制,产生剧烈波动,风险极大。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容易遭受重大损失。二是以比特币为标的诈骗案频发。比特币的持币人大量抛售后,会使比特币的价格疯狂降低,以及围绕比特币的投资是否构成旁氏骗局。从经济角度分析,比特币对其用户而言是具有高度风险的系统。当用户试图变现而网络流动性不足时,整个系统就会坍塌。

从技术角度上比特币也有很多的不足。从算法安全性来看,目前区块链的算法是相对安全的。但随着密码学技术发展和未来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目前广泛应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将面临潜在的破解风险。区块链的数据安全性是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而当前常用的密钥长度1024 位的RSA 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量子计算在几秒内即可破译。算法被破解则私钥拥有者所拥有的数字资产可能会被窃取。从协议安全性而言,区块链的协议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分叉和算力攻击等风险。区块链的部分共识机制(如PoW)决定了拥有大量算力的攻击者有可能对整个网络形成全面控制。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多数人的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对整个区块链系统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基于PoW 共识过程的区块链主要面临的是51% 攻击问题,即节点通过掌握全网超过51% 的算力,就具有篡改和伪造区块链数据的能力。在数据安全性上,区块链系统内各节点并非完全匿名,而是通过类似电子邮件地址的地址标识 ( 例如比特币公钥地址) 来实现数据传输。区块链数据是完全公开透明的,随着各类反匿名身份甄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可能实现部分重点目标的定位和识别;对于带有访问控制模块的区块链系统,区块链上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的设计缺陷、实现的漏洞等,都可能导致链上数据被未授权实体获得。还有在使用安全上,区块链机制中使用了密码技术,密码技术中密钥的存储、传输等安全风险在区块链中同样存在。另外,传统中心化的信息系统如果账户密钥丢失,可以通过账户系统重新绑定一个新的私钥即可,区块链中私钥由每个用户自己生成和保管,没有第三方的参与,没有私钥补发与管理机制,所以私钥一旦丢失即无法找回,用户便无法对账户的资产做任何操作,私钥被盗将直接导致资产被盗。最后在系统安全风险上,区块链技术中大量应用了各种密码学技术,属于算法高度密集工程,在实现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难避免的。另外,区块链技术未采用硬件加密措施,允许节点在区块中附加自定义信息,且区块链中历史信息不可更改。

无论如何,区块链技术代表了未来信息数据存储和交互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虽然无法断言虚拟货币将来会完全替代法定货币, 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升级,以及P2P 等去中介化新兴模式的发展,在全球大型金融机构联合创新推动下,区块链技术正从概念走向应用。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使用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改善区块链的应用,通过对比特币源代码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加直白明了的了解区块链的用途,并发现更多其可以使用的功能,我们应高度关注国际同业最新创新动向,积极参与一些标准制定和前瞻性创新,实现由跟随型向引领型创新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东荣. 我国电子现金发展相关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 2014,(3):1-10.
[2]叶佳. 比特币的优势——基于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的对比[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12):150-152.
[3]林晓轩(2016).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J].中国金融,(8):17-18.
[4]王硕(2016).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创新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26-29.
[5]袁勇,王飞跃(2016).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4):481-494.
[6]周平(2016).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R].北京: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36-37.

[7]李浩(2016):浅谈比特币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A].经济与社会,52-6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