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企业经营风险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21 16:57:31


  1. 信息技术企业经营风险评价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论对于传统企业还是信息技术企业,国内外众多学者很早就已意识到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展开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比较丰富。

张铁男,李晶蕾[1] (2002)研究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指出专家意见调查法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调查周期长的缺点,并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模型的权重,使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经济性,一方面是节省了风险评估的时间与成本,另一方面使评估结果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胡奇英[2](2005)在《预测与决策》一书中全面介绍专家预测法、趋势外推预测法、确定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随机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马尔可夫预测方法、灰色预测方法等方法预测企业风险。期望效用值理论决策、单目标风险型决策、单目标非确定型决策和概率排序型决策、多目标决策等方法帮助企业决策。

Duane Hanselman[3] (2006)使用Matlab数学计算软件来更加快速和精确计算数学模型使国内外学者对风险评估的研究更进一步。

张大维,刘博,刘琪[4] (2010),刘巍,陈昭[5] (2011)结合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和国外的经典实例采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和模型计算,提供了风险评估的一条新道路。

Xin Jin, Xin Zhou[6] (2011)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火电企业每个风险因素进行了风险等级评估并讨论企业的风险综合评价,最终发现对于火电企业,主要风险来源于自然风险和突发事故。

陈强[7] (2014)结合欧美流行的Stata计量软件对面板数据、时间序列、自然实验、重复截面数据、GMM、自助法、蒙特卡罗法、分位数回归、门限回归、非参数估计、处理效应、空间计量、久期分析、贝叶斯估计等均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使对风险评估方法更加准确。

Carolyn Callahan, Jared Soileau[8] (2017)在Gordon等人研究在基础上,采取广泛的高绩效公司数据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风险管理 (ERM)与运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且执行管理层和董事会(及其委员会)在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拥有最大的控制权,将企业风险管理对运营绩效影响拓展到非金融行业公司。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