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计春阳,李耀萍通过对中能泰、“邦邦站”、“百度回收站”等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分析,提出了环保产业O2O发展的两类模式,分别是环保产业O2O平台服务模式和基于移动App的O2O回收服务模式。环保产业O2O服务平台即服务于环保行业的企业层面,促进环保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商业合作与交流。基于移动App的O2O回收服务即面向消费者资源回收。移动App是连接用户和资源回收方的纽带,资源回收方在线下对用户废弃资源进行上门回收处理,以提高用户的环保参与度,解决废旧资源问题。不论对于政府还是居民来说,资源回收都是便民、利民的,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发展,结合互联网是未来环保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环保O2O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平台不够专业化、区域化,未来环保O2O应朝向更宽泛的应用,并结合供应链金融进行发展。
耿会君通过对废旧手机处理的现状研究,分析了我国废旧手机处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换速度越来越快,而废旧手机的回收循环利用具有经济、社会和环保方面的价值。目前用户对于废旧手机的处理方式主要有4种:无偿回收、有偿回收、闲置家中和直接丢弃,其中仅有3%的人会选择将其进行回收,即使存在“绿箱子”、专门回收点等线下回收方式,但都由于用户的环保意识薄弱、参与度不高、回收后处理不善等问题,废旧手机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更存在不正规的小商贩将回收手机翻新后,直接当作新手机以次充好的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废旧手机运作过程中主要存在:回收渠道不畅,废旧手机回收率低;消费者环保意识薄弱,废旧手机难以回收;野蛮处理,造成环境污染;翻新再回收流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等问题。据此,基于O2O的手机逆向物流回收方式得以提出。
魏云磊对生鲜产品、低碳经济、O2O供应链三个近年来热门研究领域进行结合研究分析,指出考虑消费者偏好及其扰动研究生鲜O2O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供应商、最有策略和利润、自营门店存货量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在各行各业都提倡绿色生机、低碳生活的时代,低碳消费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盛会,供应链及其成员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办法,而“互联网 ”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生鲜O2O供应链平台的开发及其重要。
毕国通对废弃物回收的逆向物流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提出了一种“O2O+回收”模式的废弃物回收逆向物流,分析了回收流程,总结了O2O回收的优势与挑战,并为其发展提出了建议,最后指出O2O回收模式必将在“互联网+”时代下迅速成长并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回收方式。
刘丽丽从系统服务方面来研究居民的回收行为,探讨和研究城市生活大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以及二次利用的服务设计。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要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注重城市垃圾的回收和利用,而公众的支持和参与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据此,她提出以手机应用为中心,网络技术为支撑和周边硬件为辅助的小区服务系统模型,并提出将垃圾回收成功后返还用户积分兑换的模式、对垃圾分类回收常识的宣传、卡机处理的用户自我交互模式等以提高用户的回收参与性,提高对资源再利用价值的理解。
尹洁林、葛新权、郭健通过问卷调查、被试研究等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环境下大学生电子垃圾回收行为意向和营销因素进行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一般环境态度与电子垃圾回收行为意向正相关,完善电子垃圾回收便利性及经济效益是提高回收率的最有效行为。同时,研究发现大学生拥有的电子垃圾相关知识对于他们的电子垃圾回收行为意向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
刘晓婕针对农村垃圾问题未及时得到社会各界关注、村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垃圾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的问题进行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农村垃圾回收路径研究。从2015年初将“农村”垃圾治理写入到中央1号文件开始,政府及有关部门纷纷加大农村回收力度,结合农村垃圾回收的实际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刘晓婕提出采用蚁群算法,智能仿生以求去最短的垃圾车回收路线。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