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
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保证。而我们知道,人体所需要的很多种营养素都来自外界的食物与饮料中,我们每天都需要通过食用各种食物和饮料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以维持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同时,只有合理的营养素摄入和膳食给够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所需,若发生过量或不足,则可能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如肥胖症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也变得多种多样,人们在尝试不同的食物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平时的营养摄入也不合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正处于习惯养成阶段,他们营养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情况,更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后果。同样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他们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日益增长。同样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网上购物、订餐模式的出现逐渐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但是现在市场上仍旧是以单纯的商店点餐系统居多,其餐品的营养价值还有待商榷,并不能满足营养需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大学生营养状况
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忽视饮食的营养情况,并且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不重视平时自身的营养健康情况,在身体出现问题之前不会去考虑应该吃什么,更有甚者,在问题有所缓解后又故态复萌。
以大学生为例,在2007年出版的《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调查报告》一文中记录对广州市 10 所大学 326 名在校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营养状况一般,其中10.42%营养不良,55.68%偏瘦;29.45%是正常的;3.12%超重,1.33%肥胖[5]。同样的情况还存在与上海学生的调查中,他们对营养结构没有较全面的认识。对主食的摄入种类偏少,而且有一部分的同学已经养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6]。例如,他们认为早餐无关紧要,大概有42.87%的同学会因为比如“时间来不及”等借口而不吃早饭;他们也养成了偏食、挑食的习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个人嗜好来选择食物,不会考虑营养摄入的情况,所以也不会得到全面的营养。在文献[16]全国五大区(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华北)的大学生调查中也显示华中地区大学生钙摄入量是254.6mg/d,是我国标准的一半不到。
根据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一般,忽视饮食的营养结构,且没有自我认识,对自身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其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下述三个:
首先没有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指导,山西大学生的营养调查中显示有过半数的人把口感作为选择食物的第一因素 ,价格次之 ,营养价值只排在第三位[4],同时美国等国家通过干预小型食品商店来改善食品环境和与慢性病相关的饮食习惯,他们发现增加健康食品的销售与推广,提高消费者的营养健康知识都会对降低慢性病风险有显著效果[2]。
其次,价格因素是人们在选择食物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某些不健康的食物价格低廉,且食用比较方便,例如市面上出现的一些油炸食品,而一些健康饮食价格不低,而且搭配比较麻烦。就好比澳大利亚2000和2006之间,健康食品的价格增长超过了不健康的食物的价格[1],而一些健康的饮食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甚至平均水平的家庭是负担不起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